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5部分

外,加拿大人,也列入了隆美爾元帥,必須擊敗的敵人行列。

不過,對於這個新增的對手,隆美爾元帥有點兒興趣而欠奉,如果說,美國人勉強算是個同等量級的對手,那麼,加拿大人就是低了好幾級的廢渣,或者說,不配稱之為對手,只不過是橫掃北美大陸的過程之中,一點兒障礙罷了!

元首要將南美集團軍群的兵力,增加到二百五十萬人以上,目光不僅僅是放在美國一地,加拿大顯然也在元首的視線裡,自己將要指揮二百多萬精銳的德國士兵,橫掃北美大陸,完成元首的心願,想到此次,隆美爾元帥就非常的興奮。

雖然領會了元首的意圖,但隆美爾元帥並沒有急著,進攻美軍位於西南部邊境的第二道防線,他在巴吞魯日地區,為那十餘萬美軍殘兵,準備的大網,正在逐漸收緊,拿下美國中東部地區之前,掃清後方的一點兒麻煩。穩紮穩打,是他對美作戰的基本策略。

同時,隆美爾元帥並不擔心。日本人會突破美軍和加拿大軍,在美國西部迪勒拉山系的防線,搶先僅佔美國中部地區,那個號稱“日本第三戰神”的山本五**將,揮師猛攻已經不是一兩天了,但都沒有任何建樹,尤其是在鹽湖城戰場。日本人還吃了虧,這讓隆美爾對日軍的戰鬥力,低看了幾籌。

從隆美爾元帥的角度看。如果德軍不從菲尼克斯北上,進攻鹽湖城,則日本人在幾個月甚至一年之內,也無法突破美軍在西部地區的防線。顯然。隆美爾是不會對鹽湖城動刀子的,自己也樂於見到,日本人止步於西部的迪勒拉山系。

德軍不出,日本人便無法破局,著急也沒用,一旦出兵北上,就是德**隊已經完全佔領了美國的中部和東部地區之時,迪勒拉山系便可成為德國和日本。瓜分美國領土的界限。

但隆美爾元帥足夠謹慎,他並沒有因為日本人被阻擋在迪勒拉山系以西。而掉以輕心,在菲尼克斯方向上,他部署了三個精銳的集團軍,其中的一個集團軍,前出至菲尼克斯以北的杜蘭戈一帶。

他給這個集團軍司令官的命令是,“以杜蘭戈為界限,部隊不允許超越一步,決不能給迪勒拉山系防線上的美軍和加拿大軍,造成威脅!”

隆美爾元帥在美國中部地區開始佈局,不急不躁的以圍殲巴吞魯日一帶的十餘萬美軍為主,完全以看戲加輕蔑的心思,看日本人在迪勒拉山系防線,一次次的撞得頭破血流。

相比之下,山本大將絕沒有隆美爾元帥的輕鬆,一道迪勒拉山系防線,阻擋了一百餘萬帝國精銳部隊,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自己使出渾身解數,付出帝國士兵近二十萬人傷亡的代價,就是不能突破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的陣地,他知道,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的傷亡更大,但這並不代表什麼!

天皇陛下的最新命令,無異於給自己限定了時間,今年的六月底之前,搶在德國人前面,佔領美國的中部地區,山本大將知道,這很難,現在是四月中旬,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很不容易做到,否則,一百餘萬帝國精銳部隊,也不會被阻擋在迪勒拉山系防線,這麼長時間!

如果沒有德國人在美國西南部邊境一帶,屢屢得手,山本大將還可從容處置,慢慢的尋找良機,一舉突破美軍的防線,但現在顯然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不允許自己慢慢的消耗美軍和加拿大軍的兵力。

隆美爾元帥在關注著日本人的一舉一動,山本大將何曾不是密切注意德國人的任何動作,兩個領兵在外的大將,都把對方視為潛在的競爭對手,把美國中部地區,視為自己嘴裡的一塊兒肥肉!

在山本大將看來,德國人的處境和位置,顯然比自己有利得多,美國人在本土的兩道防線,一個是西部的迪勒拉山系防線,正阻擋著自己,另外一個,就是西北的丹佛至西南方向的巴吞魯日,這是美國人的第二道防線,兩個防線中間,就是美軍防務的空白之地,德國人恰好處在這個有利的位置上。

以菲尼克斯作為攻擊出發地,可直取鹽湖城和丹佛,途經的地區,根本沒有美軍重兵防守的區域,無論從哪方面看,自己都不可能搶在德國人前面,佔領美國的中部地區。

好在,那個隆美爾走了一步昏招,囤積重兵於菲尼克斯,不再繼續北上攻擊,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圍殲巴吞魯日一帶的十餘萬美軍部隊上,這就是德國人給自己留下的機會。

對此,山本大將在與摯友南野大將閒談的時候,沒少嘲笑那個德國同行隆美爾,“南野君,隆美爾號稱德國最著名的軍事指揮官,現在看來,不過如此,他固然不想出兵進攻鹽湖城,幫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