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代價。
吃了個小虧的山本大將,豈肯善罷甘休,一陣冷笑之後,調動了一千五百餘架戰鬥機,在鹽湖城空域,給美國人的作戰飛機,設下一個巨大而嚴密的陷阱。
一場激烈的空戰之後,增援迪勒拉山系防線戰場的美國陸軍航空隊,好不容易拼湊起來的這點兒家底,又基本上打光了,美國西部的天空,依然是日本人作戰飛機的天下。
陸軍航空隊增援機群的慘敗,幾乎令卡斯特中將絕望了,他知道,這已經是戰時最高司令部,所能給予自己最大限度的幫助,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對改變鹽湖城戰場的嚴峻局勢,毫無作用!
山本大將在指揮五十餘萬兵力,猛攻美軍鹽湖城防線的同時,目光不僅僅是放在這一點上,還尋求在其他方向上的突破,山本大將向來不是一條道兒走到黑的指揮官,多年在海軍服務的經歷,賦予他多變的指揮風格,在這一點上,要遠遠超過日本陸軍的將領們。
從一月三十日開始,日軍北美作戰司令部所屬的第七軍、第九軍共計七個師團,十五萬人的兵力,在北部的海倫娜方向,向美軍發起兇猛的進攻,也是在當天,第五軍、第十一軍共計六個師團,十三萬人左右的兵力,在南部的錫達城方向,向美軍發起全線進攻,同時,中路進攻鹽湖城的日軍,繼續保持原來的進攻強度和密度。
這一天,美軍迪勒拉山系防線上,到處都是炮火轟鳴,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整個美軍防線,都在硝煙和炮聲之中戰慄,搖晃不止。
按照山本大將的判斷,中路鹽湖城方向,如此猛攻數日,美軍指揮官應該判明,帝國皇軍的主要進攻方向,為了陣地不被突破,美軍指揮官肯定會從其他方向上,調集部隊,加強鹽湖城防線的兵力,就會導致其他方向上,防守兵力的削弱,自己三路進攻齊出,在一處突破,應該不成問題。
但事實卻讓山本大將失望了,廝殺到傍晚,美軍防線雖然搖搖欲墜,可就是搖而不倒,海倫娜方向和錫達城方向,均取得進展,但卻未能突破美軍的陣地,他只好下達命令,部隊停止進攻。
夜色以深,山本大將還在琢磨著白天的進攻,他不明白,美軍的防線難道會如此的堅固,亦或是,美軍在迪勒拉山系的兵力,要遠遠的超過情報上提供的數字?
日本特工搞到的情報沒錯,但山本大將遇到的美軍指揮官,是卡斯特中將。
不是說卡斯特中將的指揮才能,要超過山本大將,能夠在極端被動的情況下,屢施妙計,使防線轉危為安,若論指揮作戰的才能,卡斯特中將與山本大將,根本不在一個重量級上。
但卡斯特中將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一絲不苟的嚴格執行戰時最高司令部的命令,羅斯福總統命令他,必須以現有兵力,堅守迪勒拉山系防線,防線的任何一處,都不容有失。
因此,即便是很明確,鹽湖城方向是日軍的進攻重點,防守部隊打得苦不堪言,最後的預備隊都用上了,卡斯特中將也沒有想過,從其他方向上抽調部隊,增援鹽湖城戰場,就是這種認死理兒的做法,卻陰差陽錯的挫敗了山本大將的進攻計劃。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兩千八百九十四章 隱藏的裂痕
日軍三路齊出的進攻,雖然被擊退了,但經過日軍如此兇猛的進攻之後,美軍迪勒拉山系防線,已經多處是裂痕,如同一個滿是裂紋的瓷器,只要是在再加一點兒外力,就會徹底破碎。
防線上的數十萬美軍士兵,已經打得疲憊不堪,很難再堅持下去,戰時最高司令部的命令是,迪勒拉山系的防守部隊,堅持二十天以上的時間,但打到現在,才過去十幾天,美軍已經付出了超過十五萬人以上的傷亡代價,平均每天傷亡一萬餘人。
卡斯特中將已經絕望了,不僅僅是自己,防線上所有的軍官和士兵,都疲憊到了極點,達到了承受的極限,仔細的思考了一下西部戰場的時機困難之後,卡斯特中將決定,給戰時最高司令部發電報,請求放棄迪勒拉山系防線,部隊撤往東部地區,否則,剩下的數十萬士兵,都會葬身於此!
卡斯特中將請求放棄迪勒拉山系防線的原因,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德國人在南部發起的進攻,他無數次的看過軍事地圖,每一次都不寒而慄,南部的菲尼克斯失守,德國人的兵鋒指向丹佛和夏延,而在丹佛和夏延的西面,就是鹽湖城,如此的戰場態勢,迪勒拉山系的防守部隊,豈不是成了日軍和德軍兩面夾擊的活靶子?
卡斯特中將的電報,還沒有寫完,防守司令部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