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部隊趕到了,看著戰士們披著滿身的硝煙,帶著疲憊的面容,唐秋離硬下心來,命令部隊馬上構築岸邊防禦工事,鬼子過不了橋,還有在江面橫渡的辦法。
把這裡的防禦,全權交給劉鐵漢指揮,他和秋泉成車返回市區,哪裡還有一大攤子事情要處理,主要是沒收日偽財產,更深一層的想法是,他不想看到這座具有太多歷史意義的橋,在眼前化為烏有。
就這樣,帶著複雜的心情,唐秋離開始刮地三丈的斂財行動,幹這活,他心情輕鬆。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章 驟變
第一百三十章驟變(打劫各種票!!)
當唐秋離回到市區鬼子守備司令部的時候,時間已經接近中午。
首先看到的是一份來自在南滿西部地區,監視鬼子合圍部隊的特戰分隊發來的情報,情報顯示,鬼子已經在三天前完成全面合圍,搜尋我一支隊未果的情況下,滯留在原合圍地區。
展開普遍搜尋,意圖為尋找我一支隊蹤跡,在今天上午,鬼子部隊忽然離開滯留地區,紛紛往吉林地區集結,似有下一步重要舉措,待偵知其具體方向後再報。
部隊攻取安東後,已經達到調到鬼子機動兵力的目的,戰役第一階段進展順利。
按照原定計劃,部隊應迅速撤離安東地區,避免遭到三個方向鬼子的壓迫,此地不適合與佔絕對優勢兵力的鬼子周旋。
現在是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增加了鬼子朝鮮駐屯軍這個不確定因素,再加上安東為港口城市,其中的戰略物資,各種機械裝置等,比以往攻佔的任何一個城市都要多。
按照唐秋離的一貫作風,這塊兒肥肉怎能放棄,好在,部隊已經為自己贏得了最少三晝夜的時間。
按照鬼子部隊的集結方向,很明顯,鬼子是想在吉林乘坐火車,利用鐵路運輸的快捷,經由新京至四平到達奉天,從安東北面和西面這兩個方向進攻。
企圖一舉將我部隊壓縮在背靠黃海的狹窄地區,進而殲之,唐秋離暗自冷笑,二十來萬部隊,光集結就得三五天,在加上路上的運輸時間,沒有五至七天,鬼子到不了奉天。
而且,到目前為止,關東軍最高司令官,還在深信不疑,攻打安東的,就是血手團的主力部隊,否則,不會做出如此大規模的部隊長途奔襲的部署。
鬼子在大興安嶺山區,轉悠了二十多天,人困馬乏,疲憊不堪,現在又要長途奔襲,就算是鐵人也受不了,這也是兵家之大忌。
看來,鬼子司令官,對自己是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好啊,我就利用這段時間差,把安東變成一座空城,還捎帶著揍鬼子朝鮮駐屯軍一頓。
他馬上把全部精力放到經濟和物資方面來,這安東還真有油水,可比通化那個山城富裕多了,光是日本人的商業、企業那就多了去了,還有銀行、工廠等。
他安排特戰支隊和騎兵支隊負責這件事,並對秋泉和劉春說:“兩位支隊長都知道血手團的慣例,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需要的物資、機器裝置等拆卸、搬走。
這倆人都是老手了,這活兒也不是頭一回幹,馬上就進入角色,有條不紊的做專業強盜。
等到下午…來鍾,也沒有聽見鴨綠江邊響起的槍炮聲,他在步話機裡詢問了一下劉鐵漢,劉鐵漢說:“到目前為止,部隊還沒有發現任何鬼子動向,鴨綠江對岸很平靜。”
這到讓唐秋離摸不著頭腦,這小鬼子在打啥主意?按照常理來推斷,鬼子的增援部隊此刻應該出現在鴨綠江邊,咋到現在還沒動靜呢?
可惜,在對岸的朝鮮境內,沒有血手團的情報單位,要不,自己也不用在這絞盡腦汁的琢磨小鬼子的動向了。
鬼子可能正在集結,或者是在運輸的途中出現了問題?想來想去也沒有個結果,他只好把自己的猜測通報給了劉鐵漢,並提醒他,嚴密注意鬼子動向。
其實,劉鐵漢也在納悶兒,舉著望遠鏡的手臂都酸了,可江對面朝鮮境內,一個人影都看不到,對岸的那個小城鎮,靜悄悄的就像睡著了一樣。
他比唐秋離想得更深一層,兩個分隊的戰士,各自乘坐四輛卡車,帶上步話機,沿著江堤,往相反的方向巡邏,沿著江邊五十公里範圍內,看鬼子是否在其他地段渡江。
唐秋離帶著衛隊,挨個地方檢視收繳上來的物資和裝置,幾個集中點,都堆得像小山一樣,這也太多了,他馬上就感到頭疼,黃金和大洋好辦,關鍵是物資和裝置,也太多了,運輸是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