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情報,倒吸一口冷氣,小鬼子真夠毒的
這叫拉大網式向心掃蕩,以聯隊規模的部隊為連線點,以小股部隊為網繩,觸其一點,全線震動,各路部隊迅速收縮,把對手緊緊圍住,進而全殲。
唐秋離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真懷疑岡村寧次那個老鬼子,是否擔任了關東軍最高司令官,這是岡村寧次在冀中平原,掃蕩八路軍根據地的做法
他死死的盯著地圖,反覆計算,小玲來叫他去吃飯,他都沒有反應,小玲看他這樣,知道他在考慮重大問題,沒有打擾,悄悄的把飯菜端到桌上。
掌燈的時候,他還在思考、權衡著,飯菜也沒動一口,小玲進來看到這情景,一聲不吱的陪他坐著。
唐秋離忽然抬起頭,愣愣的盯著小玲的臉,把小玲看得莫名其妙,他呆看了一會兒,大步走到地圖前,狠狠一拳砸在一個地方,所指之處———安東
他馬上喊通訊員,找劉副指揮長和李支隊長、唐支隊長來這裡開會。
通訊員小跑著去了,唐秋離好像卸下了千斤重擔,顯得輕鬆極了,看屋裡沒人,燈下的小玲,嬌豔如花,摟過來就是深深的一吻,還連說,“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小玲真糊塗了,你傻乎乎的看我一會兒,咋就成了福星了呢?
劉鐵漢和李洪剛、秋泉急匆匆的趕過來,這三個人幾天來也挺著急,那份情報,他們比唐秋離先看到的,鬼子大軍壓境,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考慮了兩天,都沒有十分穩妥的方案,今晚也正想找指揮長來商量商量,正好,指揮長派通訊員來叫他們了。
唐秋離把自己的想法一說,有詳細解釋了一下其中的道理,幾個人拍案叫絕,隨後,又補充了一些細節,方案就這樣確定下來。
具體內容為,部隊跳出鬼子包圍圈,繼續西進,沿著中朝邊境線,直撲海港城市,奉天省的安東,既然想給主力部隊,在東滿戰略展開,贏得時間,那就把鬼子主力吸引到離東滿越遠的地方越好。
當然,打奉天是最好的辦法,攻敵必救,可就這幾千人去打奉天城,跟送死差不多,唐秋離還沒有高燒到那種程度。
優點是,沿著鴨綠江行進,對岸即為朝鮮,鬼子幾乎不設防,可以避開一側之敵,繞過鬼子重兵防守的大城鎮,避免部隊在途中消耗。
缺點是,行軍路線絕大多數在山區,條件比較艱苦。
至於如何穿過鬼子的包圍圈,唐秋離笑著對秋泉說:“秋泉哥,這就要看你的了”秋泉考慮了一下,點點頭,沒問題。
唐秋離接著說道:“只要有三至五公里的空隙就可以了,保證部隊在和鬼子交火之前,讓鬼子發現不了部隊已經脫離包圍圈。”
秋泉顯得胸有成竹,信心十足。
方案確定下來之後,大家分頭去連夜準備。
唐秋離又給在東滿邊緣地區,隱蔽待機的主力部隊發去電報,指示下一步行動方案,蘇景峰支隊,進至海林地區,韓鐵支隊,進至寧安地區,袁景豪支隊,進至樺林地區。
騎兵鄭勇支隊,跟隨參謀長馮繼武行動,對牡丹江形成包圍之勢,圍而不打,各支隊以大隊為單位,減小目標,分散行動,廣泛發動群眾,擴充兵員,偵察敵情,隱蔽待機。
等蘇景峰支隊打響之後,等待命令,命令下達,迅速攻取牡丹江,而後擴大戰果。
第二天,部隊告別小鎮百姓,並告訴群眾,萬萬不能洩露部隊在此駐紮的訊息,免得鬼子報復,大家已經和部隊有了深厚感情,依依不捨,送出很遠。
送走的不單單是親如一家的戰士們,還有他們的三百多子弟,“古來征戰幾人回”,這些好男兒,還有多少能再回到生他養他的故土?
揮淚灑別,初次離家的新戰士們,眼含熱淚,頻頻回頭,耳邊還在迴響年邁父母、幼小弟妹、熱戀情人的殷切叮囑,眼前還閃現他們熱切的淚眼,和熟悉了故土。
抬頭看見,朝陽下迎風招展的烈烈戰旗,撫摸肩上的鋼槍,毅然追隨唐秋離,踏上轉戰萬里的熱血征塵。
部隊行軍到傍晚的時候,已經到了鬼子包圍圈的外圍,全體隱蔽在茂盛的林中,戰馬的四蹄,用厚厚的布包上,以免發出聲響。
各級指揮官緊張的在戰士們中間,重申命令,任何情況下,都不許發出一點聲音,哪怕是子彈打在身上,也要硬挺著,誰要是違反,立即處決。
不怪劉鐵漢下達這樣的命令,五千多人的隊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是全軍覆滅的結果,部隊籠罩在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