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它們僅僅是伊普西龍人建造戴森球系統時期的前線補給點,更讓他驚怖的是,原來的“伽馬…3”恆星系統並非只有“格里蘭”這1顆行星,還有其它9顆……但是都已被伊普西龍人拆掉用來建造戴森球。
唐方已經不知用什麼言語來表達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如果白嶽在這裡的話,肯定會吐槽這些傢伙大逆不道,因為腦殘哲學家認為“人定勝天”這個詞根本就是放屁。人要“順天”而不是“勝天”,伊普西龍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敢隨隨便便把一顆星球毀滅,怎麼著,現在被搞得種族滅絕了吧。
其實他本身也覺得伊普西龍人做的有些過分,如果按照人類的思維方式。這麼龐大的戴森球,能源可謂用之不竭。環保、乾淨、低碳,實在是一個用來生活的好地方。
10k萬公里半徑的人工天體。能用來安置多少人啊!
可是在伊普西龍人手中,它不過就是一個能源工廠,娜美星地下零素同位素精煉廠的升級版本。當然,這樣評價或許有失偏頗,戴森球內不光有零素同位素精煉線,還有其他諸如鈦、鋼、鈀、鉑等金屬的冶煉、鑄造車間。
艾瑪獲取的可用資料幾乎囊括了伊普西龍人的整個精煉工業體系的內容,還包括戴森雲、戴森泡等衍生工藝,及近乎無損的太陽能轉化技術。
不過令他鬱悶的是,整個戴森球系統可用資料庫網路對於當初“失落之戰”的記錄寥寥無幾,只有一些零碎的戰艦對轟畫面,艾瑪解釋說那是因為伊普西龍人的敵人將戴森球打破後,ai為避免中樞控制系統遭受emp、磁耦合等電子風暴的衝擊癱瘓,從而導致位移補償系統失衡,最終危及戴森球本身,自動轉入保守執行模式,以靈能火焰為中樞節點,各自管理相應區域,側重於監控系統所受外力,透過外壁的推進器組進行受力調整,以維持戴森球的穩定執行。
仔細想想,其實除去解鎖“機械研究所”這一大好處,那些資料的價值更高。根據艾瑪的分析,考慮到人類科技水平、“迪拉爾”的太空環境、物質消耗、建造週期等問題,且不提戴森球,就算在‘迪拉爾’外圍建設戴森雲、戴森泡都很困難,不過可以再退一步,構造一種圍繞恆星運轉的繩索網路,類似科幻小說《環形世界》中的太空設施,一方面用來定居,另一方面收集太陽能,並利用獲取的伊普西龍科技,將“晨星鑄造”的礦物精煉線整合其間。
這麼一來,“晨星鑄造”的產能可超過“漫遊者科技聯合體”、“伊賀實業”等同型別企業的千倍萬倍,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節約成本。
只是,這一宏偉工程的先期投入實在太高,賬面上的8000億星幣不足總工程投資的千分之一。以目前的形式來看,他要麼同星盟政府合作,要麼學伊普西龍人搞碎幾顆行星,當然,前提是他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技術力來支撐炸行星這樣的工程。
聽“她”這麼一說。唐方回憶起當初炸娜美星的情形,想起當時的壯觀場景,現在後脊樑骨還有些發麻,覺得這麼做不好,有種無良房地產商強拆民居的感覺,再者說。星盟政府只是出租“迪拉爾”的使用權,他要把人家的星球炸了,豈不等於挑釁國家主權,政府裡那些愛國者還不跟他玩兒命?
……雖說星盟壓根兒就沒什麼主權可言,但那是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
既然炸星球的法子不合適。那就只剩與政府合作這一條路了,讓政府出資幫他這樣的山頭主義者建工程有點難,但是……也不是不可能,那需要一些外部條件。
想到這裡他忽然驚出一身冷汗,為自己的可怕念頭感到恐懼。
“艾瑪,能不能結合伊普西龍人的精煉工藝,設計開發一種太空精煉廠,平時可做空間站使用。等日後條允許可以掛載至‘繩索網路’。”
“指揮官,這個想法很不錯,應該沒有問題。”
“那好。你即刻執行吧。”
屏退艾瑪,他從高臺下來,攙著剛剛恢復行動能力的小丫頭往門外走去。
雖然“伽馬…3”的戴森球系統是現成的,但是破損太嚴重,系統單單維持外力平衡便已用去大半能量,所屬精煉工序要麼受損嚴重。要麼處於離線狀態,要修復的話代價太高。要知道這可是戴森球系統。不是次元鎖,遠非幾臺“丘位元”可以玩轉的。而且。“失落之地”的不穩定性因素太多,誰也無法確定腳下的巨大人工天體會不會在下一秒突然失衡,最終撞上“伽馬…3”,來一個世紀大爆炸。
他只能把它當成一個大的垃圾站使用,偶爾來拆幾個自己需要的零件,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