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時沒有告訴我?”
“指揮官,您並沒有詢問相關情報。”
“……”
如果副官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說不定會一拳打在她臉上,然後大罵一句:“女人又怎樣?別以為女人我就下不去手。”
“艾瑪,如果說伊茲夏是同貝希摩斯匹配解鎖的英雄,那是不是說英雄單位的解鎖並非只有阿巴瑟的基因解鎖這一種模式?”
“是的指揮官,英雄單位的解鎖模式並非單一的基因解鎖,比如阿巴瑟,源於‘他’對強大生物基因的渴求,再比如伊茲夏,源於貝希摩斯的解鎖。”
“那是不是說利維坦的解鎖同樣會啟用新的英雄單位?”
“對不起,指揮官,我的許可權不夠,無法查詢系統資料庫相關資料。”
唐方早已習慣艾瑪的“許可權不夠”藉口,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將游標移動至伊茲夏的縮圖上,彈出的註釋框內顯示有資源花費,以及紅色標註。
12w水晶,8w瓦斯的造價把他嚇了一跳,比200頭腐化者的造價還高,而且人口占用也不低……8單位。
他總算明白艾瑪剛才說的“非常消耗資源”是怎麼一回事了。如果孕育伊茲夏,將耗費掉現有瓦斯資源的四分之一。
猶豫中,他又看到下面的紅色註釋:“英雄單位伊茲夏。數量限定1,有寄生模式與普通模式可供選擇。”
寄生模式?普通模式?什麼意思?
很快。艾瑪給出了詳細解釋,所謂普通模式,既該英雄單位與一般戰鬥單位類似,在現實空間活動有很大的侷限性,一旦與他相距過遠,便會超出控制範圍,只能按照既定任務行動,或者直接當機。
而寄生模式卻是系統新擴充套件出的輔助程序。乃是系統ai透過解析以往注入蟲穴分解池的吞噬體基因構造,整合擬態雛蟲的相關生物資源,開發出的全新功能,既:系統將伊茲夏基因與吞噬體基因片段透過類似羅伊右臂“嫁接”的手段,培育出一種攜帶融合基因與伊茲夏記憶的原生寄生蟲。
這種寄生蟲侵入人體後,會吸收、同化人體的組織細胞及遺傳物質,使被寄生者獲得“變形”屬性。
當然,這種所謂的“變形”屬性並不能像羅伊右臂那樣自由變形、進化,被寄生者只能憑藉自身意志在人類與特定蟲族英雄間切換。
簡而言之,就是對人體進行生物改造。以變種吞噬體細胞代替人類原有細胞,在保留人類原始記憶的基礎上,使之融合伊茲夏的記憶。成為非人非蟲的特異生命。
寄生模式相比普通模式有一個優點,由於他(她)身體的一部分由現實物質組成,現實物質與系統物質屬寄宿關係,因此,沒有一般系統單位的限制,既可以與系統相連,也可以根據主觀意識獨立存在。
而艾瑪剛才所說解救女莫里斯奴的辦法,就是運用寄生模式,使用寄生蟲改變其身體構成。在基因層面改寫莫里斯奴的身體缺陷,從而挽救她的生命。
不過就像“她”說的三點顧慮。伊茲夏寄生蟲的成本很高,12萬水晶。8萬瓦斯,而且,因為這是第一次實施“寄生”計劃,並不能保證該方案一定會成功,倘或出現什麼變故,有可能讓海量資源打水漂。
再者,就是第三點顧慮,融合自身記憶、伊茲夏記憶的女莫里斯將變成另外一個人,這叫改變,不叫救贖,有別於唐方的初衷。
艾瑪還告訴他,不管最後的選擇是做,還是不做,在動用貝希摩斯之前,伊茲夏必須要出現,因為貝希摩斯的體型太大,幾乎可以裝載數個蟲群,如果仍舊透過星軌指揮中心…唐方…系統…蟲群的作戰指揮模式,將佔據過量cpu資源,帶來一定程度負面影響,比如降低戰鬥部署、資料篩查、模型演算等程序的運作效率,進而影響整個戰局。
伊茲夏的存在不單可以協調貝希摩斯巨獸與蟲群的關係,還可以輔助他進行星際航行、統領蟲群、遠端作戰等,換句話講,伊茲夏可以統帥一支基於貝希摩斯的蟲群,進行獨立作戰,由原來基於唐方本身的定點作戰,化為唐方…伊茲夏…蟲群的節點式自由作戰模式。
這代表了什麼?代表著他開始擁有自己的遠征艦隊,不用再事事親力親為,比方說,可以讓伊茲夏統領部分蟲群防守“迪拉爾”,他可以放心趕往失落之地,不用擔心被人抄掉老巢,畢竟,英雄單位是能夠學習與思考的,比那些被動聽令行事的單位要聰明許多。
人類基地出產的戰鬥單位可以在格蘭特、白浩等人帶領下進行戰鬥,星靈單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