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策略麼?作為不同的文明種族,自己又為什麼可以啟用中樞控制系統,並得到它的認可?
從記憶深處翻出蠍形戰艦的指令集,他開始就心中的不解,連珠炮似得發出詢問。
“……”
對話很快便結束了,戰艦自帶的ai一問三不知。
其實也不算是一問三不知,最起碼告訴他有自爆程式。但沒有啟用。
至於其他問題,ai告訴唐艦長,它是專為軍事目的編寫的戰鬥輔助型ai。資料庫中並未儲存系統架構、程式原始碼等資料,至於種族文化、與伊普西龍人的恩怨、社會構成、發展歷程這類戰鬥領域以外的東西,更是一片空白。
它只是一個為戰而生的機器,是戰鬥型ai而不是艾瑪這種秘書型角色。偏偏以艾瑪的科技等級又無力破解蠍形戰艦的系統核心,於是唐艦長像吞下一隻蒼蠅那樣覺得很鬱悶,又無力改變什麼。乾脆把這些疑問統統拋到九霄雲外,轉而詢問戰鬥方面的資訊。
這一次。ai一改方才作風,變得滔滔不絕起來。關於蠍形戰艦的各項指標匯為一道資料矩陣呈現在他的面前。
首先是戰艦的型號,其實與蠍子無關,翻譯成人類語言的話,近似於邪靈級特勤戰鬥艦。
速度方面,常規航行模式下相比同體型的伊普西龍戰艦並不出彩,不過在轉向能力與瞬時爆發力上要高很多,適合執行截擊、突圍等戰鬥任務。主引擎的曲速層級同樣不出彩,相反比起尋常戰艦還遜色一籌,只有9。83,比銀月穿梭機差不少,比最慢的伊普西龍戰艦9。9的曲速還低。
防禦方面,邪靈級特勤戰鬥艦的護盾採用與“通用立場生成裝置”相似的運作機制,不過引力子的含量較多,對動能彈的防禦更強一些,相反對能量攻擊的抗性較弱。作為一艘體長達340米,相當於人類巡洋艦級別的戰艦,這樣的護盾明顯有些不足,一般伊普西龍艦系同體型的戰艦都要比它強出不少,當然,因為原裝出身,並非二次移植的關係,邪靈級特勤戰鬥艦的護盾強度要比“晨星號”強很多。
誠然,在速度與防禦兩個方面邪靈級稍遜,不過在攻擊方面卻有著不容置疑的壓倒性優勢。首先,它的鰲鉗各部署一臺中等口徑雙聯自動加農炮,使用高純度惰性化零素結晶體制成的炮彈,內部裝填超活性零素流體,一旦彈丸命中目標,超活性零素流體會受激爆發,產生類似核聚變的釋能反應。
因為零素蘊含強大能量,釋能反應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幾億度高溫與強力衝擊波,從而將惰性化零素結晶體撕裂,對艦體結構帶來毀滅性傷害,或是直接產生破甲、破盾效果。
其次,邪靈級特勤戰鬥艦艦首還有一門大口徑中子炮,被伊普西龍骷髏裝飾所掩蓋。它可以利用零素反應爐的附屬轉化腔製備大量中性粒子,然後透過質子轟擊加速與引力場加速雙重手段將大量中性粒子加速到亞光速,聚整合束射出。給予目標動能傷害的同時,還可引發emp效應,破壞電路元件。
最後……上述2種武器都不是邪靈級特勤戰鬥艦的主炮,它的主炮是它的“蟄針”……唐方覺得於其叫它“蟄針”,倒不如稱為特種戰鬥無人機。
“蟄針”由6段節肢構成。這6段節肢可以離開戰艦主體,如同無人機那樣接近目標,發起攻勢。
它們的攻擊方式很特別,不是動能攻擊,也非能量攻擊,而是利用自身可控重力場構造不均衡的受力體系。從目標戰艦結構、材料入手,分析出裝甲的薄弱點,利用向量力學原理,簡單而又粗暴地撕裂艦體。
同樣的,這種可控重力源還可將作用目標定位在粒子護盾上。干擾約束裝置對各種粒子的排序與調節,擾亂粒子分佈與均衡機制,從而削弱大型護盾強度,或者直接瓦解中小護盾,如再輔以艦首大口徑中子炮,堪稱護盾殺手。
速度、防禦、攻擊,可謂戰鬥單元的3大重要指標,是衡量戰艦綜合效能的主要因素。
但這艘音譯“an”的戰艦之所以被唐方翻譯做邪靈級特勤戰鬥艦。“特勤”這兩個字有著特殊含義,或者說是它最強大的地方,對綜合作戰能力的加成比速度、護盾、攻擊還要高。
它……可以隱身!
這並非尋常意義上的隱身。不是簡單的將曲光、蔽熱、吸波等功能整合於一體,而是可以扭曲空間的方式隱藏自身。
邪靈級特勤戰鬥艦鰲鉗後面一對附肢裝備有比晨星號上“零素粒子空間效應場生成器”更加精密的時空扭曲裝置,可以在現實宇宙構建類似“子空間泡”的結構,扭曲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