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m閱讀。)
ps:看到有書友說“date”用錯了,我是故意這麼用的,因為最後的e換成a整個單詞會被遮蔽的,學計算機的書友們應該懂得。
。。。
正文 第五百零六章 耶夢加得
一艘又一艘維京戰機由貝希摩斯身邊遠去,以最快速度追上3艘冥蝠級驅逐艦爆炸後遺留的大塊殘骸,用mt50蘭澤爾飛雷將它們轟成一堆碎渣。
別看只是些冥蝠級驅逐艦殘骸,由於科技水平很高,照樣具備一定的研究價值,唐方可不想看到這些殘骸出現在二手物品交易市場上,萬一被“伊賀實業”、“漫遊者科技聯合體”這樣的軍工企業買去,回頭山寨出什麼東西打壓自己,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沒有時間去打撈,那索性全部毀掉,反正他手裡已經有2艘大體完整的冥蝠級驅逐艦,那些浮游殘骸對他來講可有可無。
在4架神族運輸機的拖拽下,黑3座駕與“晨星號”由地面緩緩升空,漸漸離開小行星重力範圍。
這時,與小行星平齊的貝希摩斯擺尾仰頭,將黑3座駕一口吞入腹腔,然後如法炮製,又把“晨星號”也送入口中。
船員們已經在20分鐘前被唐方疏散到外面,像炊事長、瓦倫丁、李子明等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體長超過10公里的星空巨獸,李子明與一些船員嚇得臉都綠了,倒是瓦倫丁雙眼冒光,好像看到新大陸一樣。
小狗、蟲後什麼的他見過,也從唐方那裡軟磨硬泡搞到一些樣本進行研究,但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可愛的唐艦長手裡還有這種級別的巨獸,這個名叫“貝希摩斯”的大塊頭,恐怕能比肩“耶夢加得”。
所謂“耶夢加得”,只是一個代稱,用來形容人類進入太空文明後發現的一種巨大生命體,因為第一艘發現這種生物的科研船船長是一個挪威人後裔。當時向伊達共和國地方政府彙報時用了“耶夢加得”來比喻,於是便被懶惰的官僚們定名為“耶夢加得”。
據說後來有媒體雜誌採訪發現“耶夢加得”的科研船船長,問起他為什麼用這個名字形容那種能在真空環境下存活的巨獸。科研船船長介紹說因為當時科研船在深空採集超新星爆炸向外拋灑的物質樣本時,偶然遇到一顆小型流浪行星。
當時科研船內工作的研究員例行公事出動艦載無人探測器對這顆小型流浪行星進行頻譜掃描工作。可誰都沒想到掃描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該流浪行星淺表地層疑似有零素物質殘留,不過根據計算機繪製的圖譜顯示,這些零素殘留物很分散,呈詭異的不連貫性,不同於以往礦物勘探史中發現的任何資源星零素礦脈的分佈趨勢。
而且,還有另外2個讓人疑惑的地方,行星淺表層竟然出現極低的生物熱源輻射,在這些熱源輻射區域還夾帶著微弱的零素反應。更詭異的是,生物熱源在以極為緩慢的速度運動。
這樣的現象一下子吸引科研船上所有工作人員的注意力,船長與首席科學官進行短暫的交流後,下達了放棄原定計劃,改為調查流浪行星的命令。
接下來,科研船抵達流浪行星引力範圍,向著地面投放鑽探器材,並著手組建登陸部隊,展開對流浪行星的調查。
然而,就在確定完畢登陸成員。準備放出大氣穿梭機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流浪行星生物熱源輻射區近百公里範圍內發生劇烈的地質運動,地殼板塊發生龜裂。山峰傾頹,無數碎石塊像滾落的黃豆粒一樣,由大大小小的環形山脊滾落至坑底。
數百米厚的岩層向上拱起、斷裂,揚起無數碎石,整片地皮像被一把鐵鍬剷起,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緊接著,一道陰影由岩層的斷裂處升起。碾碎一塊又一塊巨大岩石,以極快速度飛往虛空。
大地在震顫。行星在怒吼,夾雜著陰影無聲的咆哮。
科研船上的科學家們幾乎看傻眼。僅有的2名太空生物學家臉上的表情就像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根據高解析度光學攝像機捕捉到的影像來看,那道陰影分明就是一條體型龐大的宇宙生物,一條體長超過20公里的蛇形生物!
它的中央軀體近似蟒蛇,直徑達公里級,頭部與鰻魚相似,狹窄尖銳,頸部圍有一圈花萼構造,尾部形似烏賊的後半身,生長著8條觸腕,2長6短,當它在虛空遨遊的時候,觸腕會不時律動,播灑出淡淡的藍色光暈。
離開流浪行星地殼後,它就像迴歸大海的游魚,尾部連擺,快速離開行星重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