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6章 義工(雙倍,求月票!)

西琳和讓娜正圍前繞後地幫著夏潯換衣裝,劉玉珏舉步走了進來,夏潯一見,便向西琳和讓娜頷首示意了一下,兩女會意,連忙退下,夏潯便向劉玉珏問道:“怎麼樣,瞭解到了些什麼?”

夏潯此刻的穿著打扮,都是一副西域風格的穆斯林裝束,雖然還沒打扮完畢,已經很有那麼幾分味道了,看慣了他頭戴烏紗身穿公服的裝扮,忽然再看見他這副模樣,劉玉珏覺得很有趣,他著意地打量了夏潯幾眼,笑道:“國公爺,若是再掛一部長鬍子,染白了,儼然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阿訇了。”

夏潯這些天在嗩南、昆季等將領的陪同下,巡視了敦煌防務。由於敦煌軍民合一的特點,不可避免的要同許多世家大豪打交道,而這些世家豪門又與回回教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或者他們本人就是清真寺裡擔任著重要職務的,因此,夏潯與西域第一大教清真教也就有了非常密切的接觸。

前幾日,夏潯在沙洲政要的陪同下拜訪了本地最大的清真寺,這座清真寺同時管理著青海、甘肅、寧夏以及哈密、別失八里等一帶所有清真寺的教務,是該教在西域最大的教宗。

寺裡的大長老是一位很健談的長者,他陪同夏潯時,隨口向他談起清真教傳入中原的經歷以及回教之名的來歷,說唐永徽二年,哈里發奧斯曼命賽以德宛葛思出使中土,唐高宗問他:“汝教何名?”宛葛思便答:“伊斯蘭”。這伊斯蘭是阿拉伯語,意思是順從。順從安拉旨意的人即順從者,穆斯林則是對伊斯蘭教徒的統稱,也是阿拉伯語音譯。唐高宗說:“我方人氏不曉此言,請說漢語。”宛葛思便又回答:““回回教。”

夏潯聽到這裡,便問長老何謂回回,長老聽了大笑,因為當時唐高宗也是這般問起,長老便用宛葛思的口吻回答說:“回字兩口,大口格遵教規國法,小口信守鄉村民俗。大口不吃無義之財,小口不說無益之語。大口暢談天文地理,小口維持道德人倫。大口籌策武略定國,小口緘默國事機密。大口吞食文墨學究,小口叮囑家道人倫。謹此五理為回字之由。”

夏潯聽了肅然稱善,長老又說:“高宗又問:‘國與教關涉何說’”宛葛思便答:“國君不正,教不得扶持:教不正,巫蠱多現,異端邪說漫流,詭言譎詞,扇風惑眾,民心幌蕩,世道搖曳。故真君宜扶正教以排邪說,國正教正,世道安寧。”高宗欣然稱喏。

這番對答之後,夏潯似乎深有感觸,彷彿受了什麼感召似的,突然萌生了入教的想法,他向長老一提,長老驚喜若狂,眼前這位可是大明的國公啊,他們辛苦傳教,自然希望天下人都入教門,如果能有這樣一位大明的權貴人物皈依該教,對他個人而言是莫大的功德,對他們傳教也將有莫大好處。

於是,大長老立即一口答應,並馬上傳諭,通報各地各寺主要教長,凡是時間來得及的,馬上趕到敦煌,參與輔國公入教盛典,而今天就是夏潯入教的日子。

夏潯聽了劉玉珏的話,笑道:“阿訇麼,我怕做不來,不過我既入教,相信諸位長老一定會給我一個相稱的身份,堂堂大明國公,怎麼也不能當成普通訊徒對待的!”

劉玉珏好奇地道:“國公是真心入教麼?”

夏潯沉吟了一下,嚴肅地道:“真正的宗教,其教義都是導人向善的。回回教傳至中土後,各地教門的教義教旨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變化,但是它的其本信條並沒有變化,清真言中所說的,的確是導人向善的道理。我的好友鄭和也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以前從他那裡,我對回教多少就瞭解一些,對該教的教義,基本上我都是贊同的,我既入教,當然要遵守教規。當然,我不諱言,於此時入教,我確實還有一些其它的考慮。”

夏潯招呼劉玉珏坐下,輕嘆道:“元時回回遍天下,現在回民也許不是遍天下,但是在這裡,他們卻是絕對的主宰,敦煌重歸大明已經四十多年,可是朝廷在這裡卻始終沒有多大的建樹,固然,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朝廷對西域的控制,遠不及元朝時候對西域的控制,這是事實。

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漢人與西域百姓信仰不同,無論做什麼總是隔著一層,做起事來不免處處掣肘,事倍而功半,這是一個重要原因。為什麼他們對貼木兒東征並沒有太大的牴觸和畏懼?他們瞭解貼木兒麼?他們接觸過貼木兒麼?都沒有,[《》黃門內品提供無錯文字首發]

只因為貼木兒比我們有優勢。

我們要經營西域,除了要讓這裡的漢人多起來,還要團結這裡的回回人,而團結回回,最好的方法莫如與他們成為兄弟,獲得他們的信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