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2章 三大詔

,南昌較之塞外苦寒之地要富貴許多,到那裡做藩王,明顯比在塞外舒服很多。

可是有一點,寧王在塞外,因為近蒙古,為了衛戍邊陲的需要,他可以節制八萬精乓,而到了南昌,除三護衛乓馬,就不成能擁有這麼大的兵權。

眾人還沒品出其中滋味,重頭戲就來了,諸王以下,對群臣的賞賜和放置開始了。首先自然是有從龍之功的北平系功臣,第一人就是東昌一戰以為朱棣身陷重圍,奮勇殺入,以致身陷敵營力竭戰死的大將張玉,以之為靖難第一功臣,追贈英國公,諡忠顯,加封河間忠武王。

第二位就是首倡靖難,四年來輔佐世子鎮守北平的道衍大師,道衍大師俗家名稱姚廣孝,官授太子少師,封榮國公;第三位是徐增壽,封定國公;第四位是丘福,封淇國公;第五位是朱能,填成國公,第六位是楊旭,封輔國公。以上六位國公俱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食祿二千五百石,子孫世襲。

前面五個無人不知,可這楊旭是甚麼人卻有許多人其實不知道,竟然得封世襲國公,群臣難免大為驚訝,甚至有人大為不服,雖然沒有竊竊私語,這麼多官員站在那兒,但有人稍有異動,便覺一陣騷然。不過北平系的官員,尤其是北平系的高階高官卻是神色平靜,一臉自在。

楊旭有什麼功勞?朝廷密敕拘繫燕王,北平都指揮使張信跑去給燕王報了個信,封的是勳國公,楊旭靖難之前就救過燕王滿門性命,靖難之後,在金陵故意行刺失敗,又救燕王一回,再救燕王世子及兩位王子,白溝河一戰運籌帷幄,智斷李景隆帥旗,以致南軍必勝之局反遭大敗,之後濟南城頭示警,再救燕王一命,潛入南京城掌握機密情報,使得燕王燒燬屯集於沛縣的萬船糧草,勸降陳琿,使得北軍得有戰船無數,自在過江,一戰而定天下,這樣的功勞,還不敷資格封國公嗎?

能站在這金鑾殿上的人,個個都是人精,一看北平系的高階官員個個一臉的理所固然,其他人雖不明秘聞,卻也不再牢騷,只是耐心聽下去,不料聽完了北平系官員的封賞,再封到建文舊臣時,頭一個居然是曹國公李景隆,群臣不由譁然。

實在的,這李景隆的名聲確實不太好,建文舊臣固然大多看不起他,北平系的文官武將一樣的看不起他,這樣的貨色,居然得封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增祿一千石,子孫世襲,這還有天理麼?就因為他開了次城門?

這一次的騷動比聽到楊旭封國公鬧出的訊息還要大,因為這一次主要是北平系的功臣們暗示了不滿,朱棣危坐龍椅,微微一笑,其實不在意。

接下來首倡勸進的茹常,同樣獲得了極大的封賞,茹常受封為奉天翊運守正父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忠誠伯,食祿一千石。

朱棣對他們大肆封賞,自然有他的事理,除這些人一直是建文朝的議和派首領,後來燒燬沛縣糧草也罷,得開金川門,以最的傷亡進入金陵城也罷,也都有他們的功勞,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人是建文舊臣中勳戚和朝臣的代表。

朱棣其實不想大動干戈,他希望人心能儘快地穩定下來,朝廷能儘快地穩定下來。治理這麼大的天下,僅靠他從北平帶來過的那些武將是不成的,向陽門外那一幕,深深地動動了他,非論是降臣也好、隨波逐流迎奉新主的建文舊臣也罷,他希望能給他們一個明確的訊號:只要擁戴我,我既往不咎,一視同仁,絕不會虧待了誰。

所以,隨他打天下的許多功臣老將憤憤不服的樣子,朱棣坐在上首,只好看成不曾看見了。

這道詔書洋洋灑灑,宣的時間最長,比及這計詔書宣罷,不管群臣何種心思,都鬆了。氣,因為金殿迎奉新君的儀式總算是結束了。卻沒想到,朱棣和他老子朱元璋一樣,也是個工作狂,文武百官瞪大了眼睛,眼睜睜看著中官狗兒又拿起了第三道詔書:“……,蘇松四府,復洪武稅賦。凡四方水災乾旱,免除賦稅,豐年而無災情,土地貧瘠者亦當優免賦稅。凡饑荒年景,全部蠲免兩稅,且處所官府要先開倉賑民,後向朝廷稟報。都察院遣巡視官巡視處所,有瞞災不報、有災不賑者,拘繫法辦。新朝初定,各地官府,尤宜撫安軍民,有奸貪者,逮治重罪!京官七品以上,外官縣令以上,各舉一人,量才擢用,如有貪汙,連坐!”

想不到永樂皇帝登基當日,就公佈了一道施政詔書,這道詔書的重點就是吏治、就是反貪,特意把這道詔書放在登基當天公佈,這分明就是朱棣的反貪令了。

永樂御極,頒了三大詔,第一道,盡覆建文舊政,這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