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想讓公主做我嘴替》最快更新 [aishu55.cc]
御書房門口。
齊太尉前腳剛離開,後腳皇帝就派人去了趟鳳棲宮。
這會的皇后剛剛處理完繁雜的宮務,手裡正捏著一沓厚厚的請安帖子翻看,聽得高公公傳來的聖諭啞然失笑道:“本宮知曉了。”
高灃見已經把話傳到了,便一臉恭敬地退出了鳳棲宮。
皇后搖著頭深深地嘆了口氣,把手中的帖子扔到身側的矮桌上,看著那散落開的請安帖,她不禁抬手扶額,藉著請安的名義來告狀的,今天也是厚厚一摞啊。
立在一旁的徐嬤嬤見狀,立刻吩咐小宮女把拜帖收拾起來,自己則是淨了手給皇后按摩起太陽穴來。
皇后一邊感受著頭痛的消散,一邊打心眼裡無奈,自從昭寧替別人“仗義執言”開始,她這鳳棲宮就沒有一日消停。
每天鳳棲宮收的拜帖堪比御書房收的奏摺。就連皇帝也三五不時地讓高灃傳來口諭,內容是一成不變的讓她好好教導教導女兒。
可陛下哪裡知道,她這個當母親的又何嘗不愁?
一個月前,還是些宮妃女官來向她告狀,到了這個月,竟有朝臣開始向皇帝哭訴,說昭寧公主不是今兒個把哪家公侯世子給罵了,就是明兒個把哪家郡主縣主給懟了。
可偏偏他夫妻二人每次“教訓”都“無從下手”,你問她為什麼這麼做?
她有千萬個理由等著你。
例如倚老賣老欺負小宮女的老嬤嬤,她說那是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或者哪個世子公子仗勢欺人,她說那是老虎不在家猴子做霸王;還有哪個縣主貴女恃寵而驕,她說那是雞尾的毛染點顏色就把自己當鳳凰。
而她則是幫百姓點燈的明官,治理猴子的老虎,以及給雞拔毛的正義之手。
能把任意妄言、胡作為非說得如此理直氣壯、清新脫俗的,大抵也就只有她一個了。
於是,帝后二人便相互推搡著唱紅臉這件事,每次都說好了,這次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女兒。
可真當她過來眨著星星眼,委屈巴巴地說錯了的時候,倆人又誰都張不開這個口。
一來二去,就拖到了今天。
皇后照例讓人去昭寧公主的九畹宮傳了話,隨後閉著眼問道:“今兒個又是為了什麼?”
“今日公主是替良妃娘娘的親妹周小娘子出頭。”
說話的是宮女臘梅,她說話風趣且不失禮貌,平日裡頗得皇后寵愛,這每日轉播吵架的活計也是由她來說。
臘梅幾句話便把今天事件的來龍去脈講了個清楚。先是齊小郎君一個不小心撞到了周小娘子,正巧公主路見不平仗義執言,跟昭寧公主吵完架後,又是另一個不小心栽進了荷花池裡。
皇后輕笑出聲:“哪來那麼多的不小心,你倒是慣會替昭寧找藉口。”
臘梅知道皇后這是打趣她,依舊靦腆地抿嘴笑了。
皇后見狀搖了搖頭:“這齊小郎,是齊太尉的老來子,平日裡自是如珍如寶地寵著愛著,想來是往日裡沒人這樣同他說過話,昭寧又是個慣會損人的。”
徐嬤嬤柔聲細語地勸慰道:“今兒個咱們公主也不算是無的放矢,娘娘還要罰她嗎?”
“你們倒是一個個都幫著她說話,她確實並非無的放矢,但若是長此以往下去,饒是陛下和本宮也再護不住她......也該叫她長長記性了。”
從她把這個女兒抱回自己宮裡那天,她就下定決心要護女兒一世周全,父母之愛女,則為其計深遠,一味地放縱或許並不是好事。
她忽然想起女兒滿月時自己為她請封的場景,她對皇帝說:就叫昭寧吧。
昭寧,日月昭明,長樂安寧。
看來這次要和陛下好好商量商量了,既然他們做父母的狠不下心管教,那倒不如給昭寧專門找個老師教導,或許還有幾分可行性。
這邊,昭寧公主剛頂著大太陽回到九畹宮,對於接下來的麻煩絲毫不知。
“公主回來了。”
聽得小太監的傳報聲,雲琴雲書雲畫三個大宮女魚貫而出。公主一到夏天就喜靜,每次出門身邊都只帶一個服侍的,今兒個跟著去的只有雲棋。
三個人迎上前,一個接過昭寧公主手中的絹扇,一個替她拆下披帛,另一個為她卸下釵環,而云棋則是淨了手走到小院中,將今日早上擱入井裡湃涼的五味子茶取了出來,用羊脂玉盞盛了一小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