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方,颯然欲飛,字跡上更蘊含的一股高明劍意。
在兩側,各有兩行字。
“莊生天籟地,希夷微妙音。”
還附有落款:東吳公羊羽某年某月醉書。
公羊羽,文武雙全、學究天人,只惜一生多難,習文時直比范進,屢考未中,淪為小吏。他雖然潦倒,卻熱心時務,上書朝廷,針砭時弊。結果觸怒權貴,被嚴刑拷打,流配三千里,家資盡被抄沒;父母遭人毆辱,相繼病死。
他是天生的偏激,認準的一個死理,十匹馬都拉不回來,
七歲之前,他對聖人之言、儒家之教推崇備至,談吐必然孔孟,做事必然方正,只恐皇帝不若堯舜,大臣不如稷契。所以才做出這等顧前不顧後的事情。卻不料一腔的熱忱遭此厄運。他一怒之下,又犯偏激,陡然從天南轉到地北,在天地間削髮明誓;今生今世,就算天崩地塌,也不理江山社稷之事。自此遠離廟堂,棄文修武,此人確是奇才,忽忽六七年間,竟成了一代高手。
他一生武功通神,更是與花無媸聯手創出了號稱“天下武學樊籠”的太乙分光劍法。最後和花無媸聯手使用太乙分光對抗梁蕭的一戰,更是天下聞名。
實際上,是輸了。
他的青螭劍被梁蕭天罰劍斬斷,,至此封劍。
公羊羽封劍十五年後,蕭然坐化於靈鰲島,這十五年中,劍不在手,反而讓他悟出了許多使劍時不曾明白的道理,只不過年已垂暮,淡薄勝負,便借書寫對聯,留下所悟劍意刻在風穴之上。只可惜東島眾人三百多年以來,空守寶藏而不知,俱都以為這幾個用長劍一氣呵成的字只是公羊羽的即興之作,卻不知乃是他集自身劍法大成之學。
其實,也不怪東島眾人有眼無珠,而是三百多年來,東島就沒有出過劍術高手。
龍遁一脈,有太白袖劍,可走的是奇詭一脈,不算是正宗的劍修。
落在外行眼中,自然是無用;可是落在劍術高手眼中,卻是無數寶藏。
前世為劍魔時,就是劍術高手。
此時,谷三再看著風穴上字跡中蘊含的劍意,心神被劍意所吸引,不由自主的推演了起來。
“公羊劍意,精妙無雙,好似推演天道變化,演化星辰變化,妙哉妙哉!”
谷三微微嘆息。
若說,獨孤劍意,是寂寞之劍,是強者之劍;那公羊劍意,則是智者之劍,失意之劍。
獨孤劍意,核心在於“破”,劍在手中,有我無敵,破解萬法;而公羊劍意,核心在於“演”,演化開天闢地,三生萬物,演化先天八卦,演化天道至理。
獨孤劍意,招式簡單直接,沒有花哨的變化,一切以破敵為主;公羊劍意,卻是繁雜無比,好似在作深奧的推演計算,將敵人一步步困在天機變化中,進而絞殺。
獨孤劍意,需要大智慧,領悟不到家,學習幾十年也是白搭;公羊劍意,重在易算推演,沒有高超的數學功底,易道理解,根本玩不轉。
孤獨劍意,誕生於無上強者;而公羊劍意,誕生於無上智者。
“若是將劍術比作一個人,劍招只是肉胎,而劍意才是靈魂。沒有了劍意,劍招好似行屍走肉;若是懂得了劍意,哪怕是沒有劍招,也可推演出劍意!”
“練劍,劍意為先,若是懂得劍法中劍意,練習起來,事半功倍,幾天便可小成,一兩年便可大成;若是不懂劍意,只是練劍招,那運氣好十幾年小成,六七十歲大成,運氣若是差,一輩子也未必能小成!”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