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蕭胡靚姑為都統,樞密直學士柴士誼為副,率3萬漢軍步騎南出寧江州,攜數月糧,分道而進。十一月,天祚帝進至駝門,又遣附馬蕭特末,林牙蕭察剌等率5萬騎兵、40萬步卒趨斡鄰濼(今吉林省大安南查干泡),欲以分進合擊獲勝。
而此時,金國一場血戰後,傷亡慘重,可戰鬥之兵,不超過兩萬;連續的激戰,來不及休整,將士疲憊至極至極。
局勢再度險惡到了極點!
阿骨打認為,雖然遼兵數十倍於我,又來勢洶洶,但卻是烏合之眾,庸將怯兵,不足為懼。若是主動出擊,成功有望。
不過,他有信心,不代表手下的將士們,有信心。
為了鼓舞軍心,阿骨打在眾將士面前仰天大哭,說:“當初,我領你們起兵,是為了咱們不再受遼欺壓,讓女真人有個屬於自己的國家。不想,天祚帝不肯容我,親自來征討。我們現在只有兩條路,一是拼以死戰,轉危為安;另一條是你們抓我一個,獻給天祚帝,殺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許能轉禍為福。”
到了現在,的確是沒有退路了。
將士們只能是與遼軍決一死戰。
獨孤康安慰道:“父皇,此戰看似兇險,其實只要堅持下去,我大金必勝。一個七歲小孩,拿著一口半斤多的劍,可能有些殺傷力;可若是拿著十幾斤的重錘,看似兇猛無比,其實小孩拿大錘,玩不轉,說不準會砸著腳!”
“遼帝,真是廢物一個,他以為他是誰?以為他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若是真的有韓信之能,我大金,早滅了,哪裡會折騰到現在!”
“其實,他不過中等之資,若是統帥六七王精兵殺來,我大金還真的危險了;可是他如今統帥七十萬大軍,精銳戰兵七八萬,輔兵二十多萬,民夫四十多萬,看似兇猛,可他指揮得動嗎?”
“此戰,遼軍必輸!”
阿骨打堅定了血戰之心。
兩軍交戰後,金軍將士個個衝鋒在前,殺出一條條血路,遼兵如潮水般,退潮又漲潮。
金軍兇猛善戰,奈何數量太少;而遼軍數量太多,好似螞蟻啃啃食大象一般。漸漸的,金軍有些吃不消了,有潰敗之勢。
這時,戰爭的轉機來了!
正當兩軍打得正酣時,遼朝內部出現政治紛爭,耶律章奴與高永昌的叛亂,後院起火了。天祚帝放棄這消滅金軍千載良機,回軍自救,阿骨打抓住良機,緊追猛打,終於在護步答岡追上遼軍,與遼軍短兵相接,左右包抄,遼軍大敗。
戰場,出現了神轉折!
本來要潰敗的金軍,一舉獲勝。此戰之後,遼國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