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端(4)

1989年5月,鄧小平再次明確宣佈:“後來中蘇進行邊界談判,我們總是要求蘇聯承認沙俄同清王朝簽訂的是不平等條約,承認沙俄透過不平等條約侵害中國的歷史事實。儘管如此,鑑於清代被沙俄侵佔的150多萬平方公里是透過條約規定的,同時考慮到歷史的和現實的情況,我們仍然願意以這些條約為基礎,合理解決邊界問題。”

在鄧小平的講話精神下,1989年10月舉行的中蘇第三輪邊界談判對中蘇東段大部分邊界的走向達成一致。1991年5月,兩國簽訂《中蘇東段國界協定》,中方收回兩江主航道中心線中方一側的島嶼,並取得了經黑瞎子島兩側在兩江水域的自由航行權和經圖們江下游的出海權。

1991年,蘇聯解體,原和蘇聯接壤的邊境分別為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所有,邊境談判也繼續在這四國間繼續進行。1994年9月,《中俄西段國界協定》簽署;1998年11月,中俄兩國已勘定的邊界首次在實地準確標示。至此,除黑瞎子島和阿巴蓋圖洲渚兩地的劃界外,中俄邊界問題全部得到解決。

與此同時,中國同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三國的邊境劃界談判也在順利進行。1994年4月26日,中國與哈薩克總統簽署了《中哈國界協定》,隨後又在1997年和1998年簽署了兩個《中哈國界補充協定》,最終解決了兩國間的邊界問題。

1996年7月4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簽署了《中吉國界協定》。1999年8月,中吉兩國又簽署了《中吉國界補充協定》,最終劃定了一塊爭議地區的邊界走向,兩國的邊界問題從而得到全面解決。

1999年8月13日,中國和塔吉克簽署《關於中塔國界的協定》。2002年5月27日,中國和塔吉克簽訂《關於中塔國界的補充協定》,將最後有爭議的邊界劃定。

2004年10月,中俄兩國簽署了《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根據補充協定,中俄最後一部分有爭議的邊界土地,包括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界處的黑瞎子島和靠近內蒙古滿洲里的阿巴該圖洲渚在內的近375平方公里,雙方將各得一半。由此,兩國間領土的爭執和糾葛,終於以邊界線全線標定的結果而暫時告一段落。

法人侵越日甚一日,黑旗軍志願抗法(1)

19世紀70年代後期,大清帝國總體局勢發展良好,人心思定,各地爭辦洋務,開礦建廠,中外相安,帝國一時間欣欣向榮,頗有“中興”之象。但在這平靜當中,卻隱隱有著一種不安的氣氛,首先是在帝國的周邊,危機開始蔓延,譬如,帝國最南邊的藩屬國越南就突起波瀾。

越南,古代也稱交趾,或叫安南,自漢朝以後的一千多年間,一直屬於中國封建王朝的管轄地。公元679年,唐朝在南越設安南都護府,“安南”名稱由此而來。公元973年,宋太祖冊封了安南郡王,此後越南又經歷了前黎、李、陳、黎等朝代。1802年,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取國號為“南越”,第二年清朝政府(嘉慶八年)將安南國改為越南國,封阮福映為國王,越南由此而得名。

話說那歐洲的法蘭西國,也是個老牌的殖民帝國。在拿破崙第一帝國時期,該國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到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的第二帝國時期,工業革命基本完成,國力也是蒸蒸日上。但不走運的是,法蘭西國旁邊的普魯士王國(後來的德國)也正處於上升階段,一山難容二虎,1870年兩國色當一役惡戰一場,結果法蘭西國一敗塗地,從大皇帝到元帥到做飯的伙伕,一股腦兒都做了普魯士人的俘虜。隨後建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雖也號稱民主共和,但新敗之下,仍舊侵略成性,當時其矛頭所向,正是越南。

法國對越南的覬覦之心由來已久。早在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法國的波旁王朝時期),法國傳教士百多祿曾跑去幫助越南南方的割據勢力阮福映訓練軍隊,並自告奮勇地作為阮福映的代表前往巴黎並在凡爾賽宮簽訂了《法越攻守同盟條約》,內容主要是法國派兵幫助阮福映奪取政權,到時越南割讓土侖、崑崙兩島給法國,並讓法國享受貿易特權。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條約剛簽訂,法國大革命爆發,國王路易十六也被送上了斷頭臺。阮福映則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復了阮氏王朝的統治,這個條約也就被人淡忘。

19世紀初,法國人剛安定下來,突然又想起了革命前的那個條約,於是再次來到越南找阮氏王朝兌現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