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兒子交還給杜雲蘿,穆連瀟起身理了理衣襬。
杜雲蘿抿唇應了一聲。
穆連瀟沒有細說,杜雲蘿也知道,他去劉家是為了賈德之事。
自從那日聽說了這位鏢師,杜雲蘿就去府衙裡查過劉家的底,杜懷讓手下的師爺查了戶籍冊子,這劉家的確是從江南搬來的,並無可疑之處。
嶺東與江南相去萬里,再要仔細調查劉家的底細,就不是一月兩月可以就結果的事情了。
穆連瀟到用過了晚飯才回來,他吃了些酒,面色微酡。
杜雲蘿讓人煮了醒酒湯,柔聲問他:“那劉老爺比你還能喝?”
“哪能吶!”穆連瀟的眼角染了笑意,眸子清亮如有星光,“酒量不濟,才能脫身。”
杜雲蘿撲哧笑出了聲,笑過後,認真與他道:“那賈德真的是個合適的嚮導?”
“他還要在宣城住上三四個月,我這趟回京再打聽打聽。”穆連瀟握著杜雲蘿的手,十指相扣,“你放心。我的馬快,往返一趟也就二十幾天。”
杜雲蘿淺淺笑了,她對距離再沒有概念,也知道京城和宣城委實太遠,雖說開春後官道易行,但只行二十幾天,這一路上定是快馬加鞭了。
見杜雲蘿神色關切,穆連瀟笑了起來。
“我比你早知道哥兒的名字,也許等我回來的時候,京中的信還未抵達。”
杜雲蘿嗔他,柔柔道:“那我等著你回來叫哥兒名字。”
穆連瀟疲憊,待用過了醒酒湯,兩人也就吹燈歇了。
翌日一早,穆連瀟啟程返京,杜雲蘿寫了家書讓他順道捎回去。
清明時節,穆連瀟行至半途,就淅淅瀝瀝落了兩場春雨,好在這一路並不泥濘,也沒有叫雨水拖累了腳步。
回到定遠侯府中,穆連瀟使人往內院裡報了一聲,自個兒在外院梳洗之後,就進宮去了。
周氏正靠坐在榻子上翻著賬冊,聽底下人來稟,她又驚又喜:“世子回來了?”
“前頭雲棲遞了信進來,太太,準錯不了,聽說是聖上急召,這才趕回京城的。”
周氏的臉上滿滿都是笑意。
放下冊子,又讓蘇嬤嬤替她更衣梳頭,對著鏡子照了照,周氏道:“再抹些胭脂,看起來氣色好些。”
蘇嬤嬤嗓子一酸。
世子和夫人都在嶺東,太太這是不想叫他們擔心,才一定要露出好面色來。
周氏收拾妥當了,快步去了柏節堂。
吳老太君也收到了信,翹首盼著:“這都有一年多沒見到連瀟了,怪想的。”
芭蕉手中的美人捶輕輕敲打著吳老太君的雙腿,笑著道:“老太君更想延哥兒吧。”
“就你機靈!”吳老太君笑了起來。
婆媳兩人一面說話,一面等著,直等到日頭偏西,前頭才來報,說是穆連瀟回府了。
待穆連瀟撩了簾子進來,周氏見到許久不見的兒子,眼睛霎時有些溼潤,但她很快就掩了過去。
穆連瀟規矩地給吳老太君和周氏磕了頭,而後在羅漢床邊坐下了。
“讓祖母瞧瞧,”吳老太君握著穆連瀟的手,仔細打量了一番,抿唇道,“這一路累得夠嗆吧?”
穆連瀟笑了:“聖上急召,就趕了趕。”
“為了山峪關的事體?”吳老太君問道。
昌平伯府的動靜是不能提及的,穆連瀟便順著吳老太君應了聲,又把話題轉開了:“哥兒取了什麼名字?剛才在宮裡聖上問起,我都答不出來。皇太后也問了,和皇太妃、瑞世子妃一道給哥兒添賞。”
能得宮裡賞賜,可見宮中對穆連瀟的看重。
吳老太君歡欣極了,攤著手寫給穆連瀟看:“延哥兒,穆令延。”(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七章 打聽(月票270+)
穆令延。
穆連瀟的心重重一跳,他知這個“延”字寄託了吳老太君多少期盼。
“延哥兒,這名字好。”穆連瀟道。
話題到了延哥兒身上,吳老太君和周氏你一言我一語地問,問延哥兒長得如何,胃口如何,杜雲蘿產後身子調養得怎麼樣,奶孃是何許人,穆連瀟一一答了。
吳老太君高興,在花廳裡擺了家宴,讓底下人去各房各院把人請來。
陸氏和徐氏笑容滿面,穆連瀟也不嫌煩,又把延哥兒的事體說了遍。
吳老太君聽得津津有味,那是她的曾孫子,怎麼聽都不會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