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就能拿下太行八陘。這八條山道直通河北,軍都陘距離北京很近,實力足夠的話,太平軍可以隨時猛攻北京。可以說把針對滿清的勝負要害握在手心裡頭。
林鳳祥當時也沒有特別提出反對,不過他還是覺得有些不足。林鳳祥總覺得諸王比韋澤差的太多。當年韋澤提出淮河防線,後來建成了淮河防線。在韋澤決定脫離太平天國的時候,與林鳳祥最後一次見面,更是深談了此事。那時候韋澤提出了淮河防線之時,卻根本沒有大談特談這條防線的意義,而是把如何維持這條防線的方法,以及為何要實施些方法的理由講的非常透徹。
那是站立在太平天國最頂端的角度去看待此事,林鳳祥的感覺是,韋澤認為淮河防線是底線,是所有戰略的基點。是必須完成的工作。完成了淮河防線之後,韋澤也以此為限,並不追求其他更多的在北方的發展。在林鳳祥的記憶中,韋澤是認為在穩住北方之後,再抽調力量一個個完成太平天國在其他防線上的戰略邊疆。最後整合內部,力圖下一輪的新突破。
林鳳祥為首的北伐三丞相在之後是堅持韋澤提出的戰略,所以不管東邊和西邊打得如何激烈,淮河防線穩如泰山,發揮出了戰略構想原本的目的。直到湘軍突破安慶,經過一系列的血戰,淮南徹底被打崩,淮河防線才完蛋。淮河防線完蛋之後,整個太平天國的戰略局面江河日下,很快就走到了覆滅的邊緣。
反觀太平軍諸王,他們的戰略認知就是從一個勝利踏上另外一個勝利,他們好像永遠都在追求一個上限。穩固了陝西就是為了某圖河套,奪取河套之後就謀取寧夏與山西,還要圖謀四川。石達開出走,帶走了二十萬軍隊,但是那時候的太平軍還有十萬以上的精銳,真的能夠制定出一個長期戰略,制定出周邊的戰略底線,然後一個個去完成。那最終的局面只怕不會到崩潰的程度。
現在被認為新一輩裡頭的佼佼者李秀成也是這樣這山望著那山高,這種感覺說實在的,讓林鳳祥覺得頗有些不安。
太平軍在江西與湘軍的拉鋸戰就是這樣,在浙江的拉鋸戰也是這樣,集結起兵力之後,大家就開始為了某個看著很好,看著立刻能解決重大問題的目標去了。結果都是新目標沒達成,老問題卻進一步惡化。林鳳祥雖然早就明白,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千秋萬代的戰略,可現實清楚明白的讓林鳳祥體會到,戰略如果不能有一個長期性,那這個戰略導致的就是長期失敗。
只是此時也不是批評李秀成的時候,如果李秀成真的有韋澤的水準,那浙江與福建早就拿下,太平天國也不會走到今天。林鳳祥把這些想法從腦海裡頭排斥出去,他換了個話題,“既然要讓捻軍兄弟前去攻打北京,我們就多給他們調撥些火器。”
李秀成答道:“我們已經撥給他們一千條準頭槍了。”
林鳳祥答道:“一千支只怕不夠用,我看給他們五千支吧。”
“五千支?”李秀成訝異的說道,準頭槍乃是太平軍用舊槍向韋澤那邊換的新槍。李秀成雖然不知道這是韋澤命令軍工部門加班加點生產的步槍,但是他好歹能看出來這些槍都是新的。準頭槍是太平軍賴以打勝仗的基礎,身為太平軍嫡系,李秀成當然不願意。他為難的說道:“彰王,我們自己才不過十萬支準頭槍,一下子給他們五千支,若是他們打了敗仗,那這些準頭槍豈不是便宜了清妖。”
林鳳祥有點無奈的說道:“若是準頭槍太少,捻軍打不了勝仗,給一千支也是便宜了清妖。若是覺得捻軍打不了勝仗,給他們一支都嫌多。若是捻軍能打勝仗,五千支準頭槍一點都不多。”
見林鳳祥態度很堅定,道理也頗為有說服力,李秀成說道:“那諸家兄弟能願意麼?”
林鳳祥對李秀成的這個態度非常失望,韋澤離開太平軍的時候,離開太平軍之後,對太平軍的幫助從來是非常認真。固然這可以說韋澤有著自己的打算,希望太平軍能夠多撐一段時間,為韋澤自己發展爭取時間。可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韋澤的幫助非常到位,火帽的製作方法,火繩槍改裝火帽槍的方法,包括後面的火炮買賣,每一次都幫助都完全起到了作用。這種有效的幫助的確達成了韋澤的目的。
捻軍的確不是太平軍嫡系,可捻軍絕非傻瓜。如果不能讓捻軍覺得真有在河北、河南等地打勝仗的勝算,捻軍憑什麼傻乎乎的一頭裝上去和清軍拼命?
想到這裡,林鳳祥也不和李秀成耍嘴皮子,他問道:“秀成,你也是諸王之一,我以後會去問其他人的意思,我現在先問你,你願意麼?”
看著林鳳祥堅定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