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不邪門兒?
兩個人又就著這枚牙齒攀談了一會兒,隨後廖三齋提議說,據說年深日久的古物皆有靈性,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信不信全憑自己。既然你覺得這枚牙齒能護佑你兒子平安,不如就在根部打個小孔,讓你兒子掛著當個護身符吧。即便你日後想要出手賣掉,這東西也需要一番修飾和整理,根部八成是要削平包金的,在根部打個小孔也無傷大雅。
我父親聽罷說如此甚好,如果方便的話,就請您老代勞一下吧。
廖三齋推辭了幾句,見我父親誠意甚濃,便呵呵笑著應承了下來。他為人本就和善,也喜歡和質樸的老實人打交道,幫我們打個小孔根本就算不得什麼大事。
忙活了大約有一個小時左右的工夫,在牙齒根部的位置對穿出了一個極細的小孔。隨後老人又親自找了根紅繩對穿過去,把我叫到身邊,笑眯眯地給我戴在了脖子上面,最後還不忘和藹可親地摸了摸我的頭頂。
這段事情我雖有印象,但說實話,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當時父親在和老人對話的時候,我一直都在門口玩耍,根本就不關心兩個人在談些什麼。直到護身符被掛在脖子上面,我才總算認真地看了那位老爺爺幾眼。若不是今天孫悟講述,這些細節我確實一概不知。也正因如此,我才對孫悟這個人完全沒有半點印象。
雖說孫悟這一番講述使我勾起了一段童年的回憶,回想起年輕時的父親,心裡面也是溫暖異常。不過眼下可不是‘憶童年,思甘苦’的茶話會時間,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等著要辦,他如此詳細地講述這段往事,未免顯得有些太過可疑了。我心想,難道這姓孫的是在故意拖延我們的時間?莫非他還有什麼其他的陰謀?
於是我點了點頭,插口說道:“這段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