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了口氣,不由感到非常的失望。但好在他對那些文字有著較深的記憶,等過兩天季玟慧來了,我自有辦法從中找到破譯的方法。
隨後我又繼續問道:“那你還記不記得董和平和燕霞這兩個人的樣子?能不能給我大概形容一下?”
丁二說這個他倒是記得極為清楚,畢竟人臉與文字不同,只要對某人的印象深刻,就算時間隔得再長,要想忘記對方的相貌也是不太可能的。於是他便將董、燕二人的外貌特徵非常詳細的描述了一遍,從五官、膚型、體態,到口音、裝束等,均是描繪的極為清晰,就彷彿那兩個人活生生的站在了我面前一樣。
聽丁二全部講完,我沉了片刻,心中暗暗將那些零碎的線索拼湊整合。等到有了初步的結論之後,我再次開口提出了第三個問題:“當時在青銅簋裡有兩件東西,一件是《鎮魂譜》,另一件是個四方的銅塊,那銅塊現在還在你手裡嗎?”
丁二點了點頭,他告訴我,由於那銅塊一直被他放在包裡,所以離開貴州的時候也被一起帶了回來。事後玄素也曾多次研究過那物件兒,但始終都搞不懂那銅塊上面的小方格子是作何使用的。二人也曾對此做過分析,從設計構造上來看,那類似於“華容道”的可移動方格很有可能是開啟銅塊的機關。
他們爺兒倆不下數十次的進行過拼湊試驗,但由於不知道原本完整的圖形應該是什麼樣子,因此他們只能毫無頭緒的胡猜試,最終的結果,就連一個像樣的圖案都沒能拼湊出來。
玄素是個急子,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後,便很不耐煩的棄之不理了。不過他也並非無腦之人,他始終懷疑這東西與《鎮魂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