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那祖師爺本是一名江湖術士,平日為人驅鬼捉妖,祈福求子。真本領是一點沒有,僅是用一些戲法矇蔽事主,最後靠著一張巧嘴矇混過關。為了防止事後有人找上門來,所以他每做完一筆買賣便離開此地,常年過著四處漂泊的生活。雖然溫飽倒也無憂,但過得也是極其清貧。因此他時常都鬱鬱寡歡,常嘆自己生的不是時候。

忽有一日,這人偶然得了一本奇書,上面記載了一些奇門異術,不但能殺人於無形,還能驅魂散魄,讓死者的冤魂無法找上自己。

這人心想,與其每天靠坑人混飯,還不如學些真實本領,說不定最後還能闖出一番事業來。於是他將此書奉為至寶,潛心學習,刻苦修煉,僅僅幾年的光景,他便初步掌握了書中的一些神奇秘法。

當時正值大清光緒十五年,天下大亂,四川哥老會鬧得正歡。雖說他這本事還沒有完全練成,但也已具有相當的威力了。於是他便南下進了澧州,託人引見,從而加入了澧州的哥老會中。

此後的一年裡,他運用書中秘法,在一些暗殺活動中屢建奇功,因此頗受頭領賞識,在會中的職位也是一升再升。

再過一年,隨著殺人數目的增長,他的本領愈發成熟。在成百上千次的實踐中,他將書中的各項秘法修煉得淋漓盡致,並且還增添了不少自創的技法和心得。

可好景不長,正當他如日中天之時,清光緒十七年,清兵大舉進攻澧州城,哥老會潰敗,頭領被捕。他在亂戰中逃了出去,知道哥老會再難成事,便自立門戶,專接一些暗殺行刺的差事,生活也就此過得寬裕了起來。

在他暮年以後,他不忍將這門絕學斷送在自己手裡,便物色了一個人選,從而收其為徒,將一身的本領都傳給了此人。並在臨終時囑咐自己的徒弟,本門技法太過傷天害理,如要再收徒弟,只能收取一人,這種手藝會的人越多,世上的枉死者也就越多,萬萬不能多傳。

這人便是夏侯錦的師父,他學成之後,便靠著這門手藝行走江湖。當時正值亂世,恰好有他施展的機會,憑著這種特殊的本領,一輩子下來也落了個錦衣玉食,囊中闊綽。

到了晚年,他想將本門在自己的手裡發揚光大,便要選一個根骨奇佳的弟子。他收養了三十名五六歲的孤兒,觀察考驗了十幾年,在這些孩子長到二十多歲的時候,才選定由夏侯錦繼承自己的衣缽。

可夏侯錦的時運就不及他的前輩們了,等他學成出師的時候,正好趕上解放初期。當時是祖國山河一片紅,全國人民喜洋洋,他這暗殺害人的手藝,在那樣的環境中完全派不上用場,幾乎就等同於廢品一樣。

無奈之下,夏侯錦只好順應天意,選擇了過正常人的生活,成為了新中國的一顆鐵釘。

本以為會這樣平靜的終老一生,但就在他年至花甲之時,一股改革的熱潮猛然掀起一陣巨*,經濟搞活,貿易加強,大量的民眾開始下海經商。藉著這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夏侯錦終於迎來了自己苦等了三十多年的機會。於是他放棄了頤養天年的打算,將自己荒廢了數十年的本領重拾起來,全國各地的四處遊走,開始了他人生中那遲來甚晚的江湖生涯。

當時的大方針是‘准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不少偏於迷信的大款便開始把人生的希望寄予在了風水上面。有些生意失敗的,就總歸咎於家中不吉,甚至是有惡鬼作祟。

這樣一來,夏侯錦本門的驅魂術便成為了他立足江湖的至寶,反正對方也是完全不懂,頭頭是道的擺弄幾下,也不由得對方不信。幾場法事下來,所賺的錢幾乎比他一輩子賺的還多,沒想到人近晚年了還有這樣的際遇,這讓夏侯錦感到十分高興。

但他並不滿足於此,在他看來,師門中的殺人術和屍偶術才是正宗絕學,若是隻靠驅鬼作法來蒙人混飯,這簡直是有辱師門的行徑。

然而這兩種手藝畢竟已經擱置了多年,早已不如他出師時的那般純熟,加上當時他已年過六旬,身體上也有些力不從心了。

於是他想找一個年富力強的年輕人收為弟子,將本門技法傳授給他,然後讓其跟著自己行走江湖,今後如能接到暗殺的買賣,便可以讓自己的徒弟代勞了。

1982年,他在浙江金華遇到了沿街乞討的劉錢壺,他見這孩子手大臂長,骨骼粗壯,知道將來是個人高馬大,孔武有力的苗子,這種身材學習本門的功夫最為合適。在得知劉錢壺的雙親亡故以後,他便將這孩子納入門中,從而帶在自己的身邊,並將一身本領都傾囊相授。

此後的日子裡,這對師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