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用的東西”、“唸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中國青年報》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近萬名受訪者中,34%的人後悔讀大學,後悔就讀大學的人中,51%的人認為,在大學裡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一名漢語言專業的大三學生表示:“所謂的專業其實並不專,公共課要求很多,而且這幾年我花在英語上的時間佔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為什麼古漢語專業對英語有這麼高的要求。”另外,這些人覺得後悔的原因包括,“唸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佔。

老實說,既然有那麼多人後悔上大學,我就勸告年輕人上大學要慎重。上大學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經濟行為,算的是投入產出。對另一部分人來說,是精神行為,追求的是人生理想。對前一種人來說,問題很簡單:從投入產出的角度看,不合算就不應該上大學。對後一種人來說,中國的大學也遠不是一個精神機構。學校、教授、學生,大部分怕是都圍著錢轉,能安心下來“坐而論道”的已經很少。大學未必能提供你所需要的精神資源。

但是,大部分學生還要在大學中讀下去。他們沒有別的求學選擇,不可能等到大學變好了以後再接受高等教育。畢竟,大學裡還是集中了年輕一代的精英。所以,我索性脫離“慘不忍睹”的現實,抽象地談一下在大學裡應該學什麼。

大學必須放在西方社會自治的傳統中才能理解。大學的成立,就是共同體的自治,就像是中世紀歐洲那些自立的行會一樣,自己制定規則,並自願受這些規則的約束。在這樣的共同體中,人人有責任,學生當然也有責任。這一點,當今中國大學的師生恐怕大部分都不理解。比如,我們剛進北大時,一位老師恭喜我們:“你們都是百裡挑一的人才。這就相當於過去的太學生呀!”可見,在他心目中,大學的模式還是太學模式。毫無疑義,太學不是個自治的學術機構,是朝廷管理的。太學生們有要求會到上面去提,等著上面解決,更不高興時還可以抗議,甚至有人說這種行為表現的是“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等等。但是,太學生不懂得歐洲行會的那些規矩:萬事首先要所有的成員透過既定程式商議決策,未必要等著上面的權威來解決。從本書第六章《大學的誕生》中的描述可以看出,歐洲中世紀的大學主要是自生的,從一開始就自我管理。上面的權威只是承認或支援其存在而已。所以,我勸大學別抱怨。現在大家很喜歡引用清華前校長梅貽琦的名言:“大學,大學,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其實,這句話並沒有點出大學的實質。大學未必靠幾個大師轉。只要學生們有自治的意識,不要等著別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大家聚在一起讀書、討論、組織活動,這就成了個不錯的大學了。如今雖然外在的環境很難改變,但我相信:如果莘莘學子們對自己在大學中的人生使命有高度的自覺的話,他們至少還是能夠自己教育自己的。

言歸正傳。大部分後悔上大學的人,後悔的原因是“在大學裡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其實,我雖然不相信“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古訓,但還是認為在大學裡應該先學些“無用”的東西。我最愛講的一個故事是:美國一位成功的企業經理驕傲地告訴他的歐洲朋友,他當年大學上的是Swarthmore College(一所美國有名的本科生學院),所學的東西和他的事業一點直接關係也沒有。但是,他的大學經驗卻奠定了他一生生活質量的基礎。

北大不教的東西(2)

這話怎麼理解呢?

第一,如果把“有用”定義為工作中的某種具體技能的話,大學教育的許多內容是“無用”的。比如,大學培養你對生活的敏感,幫助你體會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分享別人的感情,理解我們文明的源流,或者教育你更有效地建立人際紐帶,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等等。這些都未必能直接幫助你找到工作,但可以使你生活得更充實。這到底是有用,還是沒用呢?

第二,即使從職業上“有用”的角度來考慮,也不應該狹隘地期待大學教你特別專門的知識。比如,前面記者約稿信中引用的那位漢語言專業的大三學生,對為什麼要花一大半時間學英語感到不解。從這句話可以判斷,他的漢語大概也未必能學好。我大學讀的是北大中文系文學專業。系裡的另一個專業就是漢語。漢語專業的主攻說白了就是語言學,而現代語言學是西方的產物,特別是比較語言學等,要學好需要掌握許多語言。已故的王力先生,被視為是古漢語權威人士,若活到今天就又會被媒體冠以“國學大師”了。可是人們也許沒有注意到,他懂幾種歐洲語言,當年還留法過。他在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