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具備他們身上有的那種東西。我現在在北大,和他們這些老知青在北大完全不同。他們是憑自己的人格戰勝了環境進了北大。我則是靠好運氣(高中畢業正好趕上恢復高考)進了北大。我完全是被環境塑造的。環境可以成就我,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我毀掉。我無法知道以後將碰到什麼樣的厄運,當然也對自己的生活喪失了控制。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陋室”求學(4)
怎麼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我在這種心理的危機和焦慮中,給自己提出了一個根本的教育目標:培養這些大齡同學所具有的品性,無論在什麼環境中,都要做到不放棄。我甚至慶幸地想,我算是幸中大幸:命運放了我一馬,“*”與上山下鄉和我交臂而過(再早生幾年就趕上了)。好在如今我覺醒了,要事先把自己的品格打造好,準備應付各種挑戰。以後可以倒黴,但不會被生活給摧毀。記得“大老吳”在畢業留言時寫道:“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一個人的命運。要把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塑造自己的性格。”老實說,剛剛進北大時,我是一個沒有堅強性格也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人,一切跟著環境走。畢業時,則至少有了把握命運的性格和自信。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孔子所謂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中的“君子”,就是這種能夠自主自立的個人。大學是學本事的地方,更是學做人的地方。你大學畢業時,就應該成為一個君子,不管處在什麼環境,都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理想,有改變社會的能力。不培養這種君子而只教技能的大學,所給你的是訓練,而不是教育。我在北大,也許沒有學到什麼實際本事,但是懂得了君子是什麼。這是我的大學生涯最大的成功。
培養君子,是所謂“通識教育”的基本理想和目標。我主張大學生多讀文史和基礎科學,追尋自己心靈的聲音,也是出於這個原因。畢竟,大學這四年,是要幹自己最想幹的事情,並看看在幹自己最想幹的事情上能做得多出色的時期。你要從為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付出的最大努力和奉獻中,獲得人格的訓練。而實現自己的理想的過程,包括克服一切外在的阻礙,在惡劣的環境中享受自己心靈的成長。
現在的北大學生,大概沒有我當年和三十幾歲下過鄉的“反革命”當同屋的運氣。我當年所學的那些東西,大概也成了北大不教的東西了。但是,現在社會畢竟開放多了,大學也開放多了,學習人生經驗的地方和途徑有的是。大學裡固然世風日下,教授們有許多草包,但是,畢竟資訊發達了,書也多得多了。自己的大學“陋”也許不假,但如果自己的心不“陋”的話,我實在想不出一個人為什麼不能自己教育自己。孔子稱讚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人永遠不可能對自己的環境感到滿足。但如果在別人“不堪其憂”的時候,你能居陋而不改其樂,你就會享受真正屬於你的高等教育,你也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還是回到鄭先生對北大的評價。他說北大是一流,理由不是北大有氣派的大樓,豪華的校門,或者什麼名教授。他的理由,是北大到處都是在路燈底下看書的“君子”。這一點,實在值得每個北大的學生好好想想。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淘糞”教給我了什麼?(1)
大概是一年前吧,大學生“淘糞”讓媒體很是熱鬧了一通。我為此寫了兩篇文章,《大學生:請先淘糞再打高爾夫》和《掏糞乃國學》,都收到本節的附錄裡,供大家參考。先澄清一個基本事實:當時所謂大學生“淘糞”並非準確的新聞。人家企業招收的是化糞池業務員。但在許多人看來,大學生就不能沾一個“糞”字。我的文章正是針對這種心態而發,指出大學生有些淘糞的經驗,比學什麼高爾夫對人生要更有意義。文章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貼出後,引起一些憤怒的留言。其中有一條說:“你淘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讓我先去淘糞試試的聲音響成一片。
我是個城裡人,像農民那樣淘糞的機會確實不多。但是,如果把“淘糞”定義得寬泛些,我確實淘過,而且一生受益。這是我北大生活值得回憶的一段。
我“淘糞”,是在北大讀書的時候,住在32樓。當時一個宿舍六個人,一層樓有三四十個宿舍,也就是二百多人。廁所就兩個。大便池就是一道坑,上面用幾道牆橫向截斷,下面則是通著的;而且沖水系統經常失靈,大便池也頻頻因超載而被堵。一天下來,二百多人的糞便,就堆在這兩道坑裡。晚上即使停電,你也不愁找不到廁所,反正老遠味道就聞到了。原來一直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