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兄,你我寧陵一別不過二月,好似轉眼間,你我有緣,又相聚於睢陽。”
“有緣。當時是許兄援我寧陵城,如今我來援睢陽城,你我互為馳援,患難與共麼。”
兩軍曾合軍作戰不久,稍作介紹,自然就熟成一片。待大家熟悉之後,許遠命睢陽諸將去召集城中百姓前來太守府前候命,張巡便命雍丘諸將去城內校場搭營建帳。
睢陽城太守府中,張、許二人開始談論守城事宜。
“張兄,尹賊來犯,十三萬之眾號稱三十萬,直指睢陽,不日將兵臨城下,當下之際如何是好?”
“許兄所鎮睢陽,當江淮要衝,鎮東南之鎖鑰,為今強敵即將來犯,已別無它法,只有修葺城垣,訓練士卒,囤積糧草,睢陽若是銅牆鐵壁,兵精器利,加之糧草充足,雖然賊眾我寡,或以一擋百,得以僥存,自不在話下!”
“真快論。張兄雍丘一戰奇招迭出,什麼偷襲糧船、草人借箭、出城取木、詐降借馬……天下聞名。去年你我合兵轉戰寧陵,張兄更是審時度勢,神機妙算再挫楊宗朝二萬之眾。許某自知才智膽略不及張兄,有何妙見盡數說來!”
“我曾研讀《商君書》發現其中記載了守城戰的戰法,說到這守城戰之前需要必做的功課!望許大人能夠如此去辦!”
“怎講?我當定從!”
“商鞅變法鍛造了秦國氣象,秦軍因此所向披靡,以至吞併六國,所以《商君書》很值得借鑑。打好守城戰必須做好五件事:其一樹立必勝之心,信心比黃金都來得珍貴,敵人在高大堅固的城下進攻,死傷肯定慘重。即使他們攻破城牆,我們也可以以逸待勞與其巷戰,況且熟悉地形,不難把敵人殲滅或擊潰——所以一定要有心理優勢,而絕不能恐慌。其二是堅壁清野,敵人攻城之前,一定要把城外房屋、莊稼等一切財產轉移或者燒燬,不能資助敵人;其三作戰時全城百姓分為三個部隊,一是壯男部隊,直接列陣參加戰鬥;二是壯女,組織起來可以給作戰的軍民分發武器;三是老弱年幼,負責後勤。作戰期間,三個部隊絕對不許相互來往和混合,因為男人如果見到婦女和老幼,就會產生憐憫和留戀的心理,不利於死戰!其四戰時一切私人財產由將領徵用。其五戰時食物等實行配給制度。”
“這五件事不難辦到,我已命城中百姓齊聚太守府前,希望張兄一是動員二是給任務的!張兄,如此即可?”
“未可。還有軍心和民心。所謂眾志成城,這眾志就是這軍民一心,共抱不為瓦全寧為玉碎的決心。許兄,這軍心可鍛,只要在戰鬥中將帥能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在戰術上出奇制勝搞幾場勝績,便可激軍心。至於這民心如何,要看你在睢陽的官德政績了。自古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軍心可用而民心可御,抱必死之決心,‘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樣睢陽就成了一顆銅碗豆,銅碗豆雖小,卻是響噹噹,針刺不進,錘敲不扁……”
“呵呵,許某雖愚鈍,但視百姓為父母,施惠於民,民心可望!”
“那就是好,上下相睦,民心如城,如此而來,你我共守睢陽,軍民同氣,攻則驅敵殺賊,守則保土護城,何患逆賊來犯?”
“張兄精於攻伐之術,雍丘之戰令你名聲大振。如今睢陽告急,有待張盡竭盡全力,剛才聽得張兄之言,句句在理。你應當仁不讓,請為睢陽主帥,許某惟命是從。”
“這如何使得,許兄身為睢陽太守,朝廷欽定的一城之主,我看這還是決不再議!”
“不行。首先許某求援各鎮唯有張兄前來,這是義舉;再者張兄與賊兵交鋒多次,作戰經驗豐富,屢建奇功,威震賊兵,這是本事。因此,你作為守軍統帥,自然是名歸實至。如果讓我來守睢陽,許某自知心有餘而力不足,請張兄當仁不讓,勉為其難!”
此時,南霽雲、雷萬春諸將聽從張巡之命,已令士兵在睢城城中的校場周邊紮營。而許遠部將石承平、田秀榮等將也已將百姓叫集於太守府門前。各將一一前來帥營覆命,看到張、許兩人互相推讓軍中之首的位置,性格爽朗的南霽雲就耐不住了,開口就說:“張大人,我南八粗人一個,只會衝鋒陷陣,也不曾服過誰敬過誰,但是跟了張大人你打了幾回仗,我打出滋味來了,你戰術高明,出奇制勝,是世上少有的帥才,所以我不顧尚老大人的提攜厚愛投於張大人你麾下。既然睢陽一城系天下之安危,望張大人臨危就命,不要客套了!”
“對,在下萬春也認為睢陽之戰決不止於睢陽,而是睢陽城後的江淮大地,我們聽過張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