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也不是發現美洲的人。在出航前,哥倫布一點也不害怕其艦隊可能會在世界的邊緣毀滅。正如他在航海日誌的摘錄中提到的那樣,當哥倫布還在大西洋中部航行的時侯,他就很清楚他的目的地了:
九月 星期三 第十九日(1492年)
儘管海軍上將知道無論往北和往南確實都有一些島嶼,但是他不希望為了證實這一點而耽誤時間去逆風前進,以便證實前面是否有陸地。他說:“如果上帝有意,在回來的路上,我們有足夠的時間順便去考察。”這就是他的原話。
十月 星期三 第二十四日
關於如何去安的列亞島(Antilia)的描述我應該向西南偏西方向航行才能到那兒……而且從我所見過的地球儀和世界地圖上,該島是處於這一帶海域。
十一月 星期三 第十四日
哥倫布相信,這些島嶼就是世界地圖上處於東方盡頭的那些數不清的島嶼。(8)
這三條內容清楚地表明:哥倫布看到過標有大西洋上群島的地球儀和海圖;在哥倫布的意識裡,這些群島就在1492年9月19日他所在位置的北面和南面。波多黎各在1424年匹茲加諾(Pizzigano)的地圖上出現過,坎提諾(Cantino)圖上的新英格蘭海岸、1448年安德烈亞·比安科地圖上的巴西以及1489年克里斯托瓦爾·索利戈(Cristobal Soligo)海圖上的許多西印度群島—在哥倫布到達這些群島前,所有這些群島都被繪製過了。
1479年,哥倫布和聖港島(Porto Santo)總督的女兒—唐娜·費莉帕·佩雷斯特雷洛(Dona Felipa Perestrello)結婚,聖港島是靠近馬德拉群島(Madeira)由葡萄牙人建立的一個小島。哥倫布那即將到來的婚姻使他有了足夠的勇氣寫信給著名學者託斯坎內裡(Toscanelli),而後者即刻回了信:“來函及物品均已收到,甚感欣慰。我關注您的宏願—按照我給您的地圖上所指出的道路從東向西航行(即向西航行到中國)。”(9)在託斯坎內裡給哥倫布的信中提到的“地圖”已經失傳,但是從託斯坎內裡給葡萄牙國王的另一封信中,我們能重新繪製出這張地圖,其中包括大西洋:“從你所知道的安的列亞島到遙遠的呈島狀的齊潘戈(Cipangu)①,這兩者之間有10個區域……因此,在未知的水域上再也沒有剩下什麼偉大的地方可被橫穿了。”(10)
第十八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3)
對於葡萄牙人而言,安的列亞島的確聞名遐邇。1431年葡萄牙人在此定居,而1492年哥倫布航海時,葡萄牙人仍在這兒。但是,哥倫布對於美洲的瞭解在不斷地加深。透過他的個人經歷,哥倫布知道了南面的“麥哲倫海峽”及巴西東北部海岸。(11)他看過標有大西洋的世界地圖和地球儀。他也深知,繞過好望角向東方航行可以到達中國和香料群島。因為,當迪亞斯告訴國王他在這一緯度繞過了好望角的時候,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和他的弟弟巴託羅梅(Bartholomew)都在場。(12)透過向西到中國和香料群島的航行,哥倫布藉此而名聲大振。
當然,哥倫布看了1428年的世界地圖。這件事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證實:在1513年皮裡·雷斯繪製的地圖的註釋內容中,認為哥倫布已知道白天往南面只要航行兩個小時就能到安的列亞島;在哥倫布寫給葡萄牙國王的信中,他提到了南美洲的一些群島,這封信是在葡萄牙探險者們發現美洲大陸的航程開始之前寫的;還有,從哥倫布題在他自己的一本書邊角上的註釋,可以證實這一點,這本書是馬可·波羅(Marco Polo)寫的描述馬可·波羅從中國航行到印度的過程。簡而言之,哥倫布知道透過向西航行(像託斯坎內裡的信中所說)或透過朝東走都能到中國。從1428年的世界地圖,哥倫布一定明白了向東走的距離是最短的。
一定是上述的這些情況,使哥倫布恐慌地意識到:葡萄牙人正好在繞過好望角向印度洋航行的路上,從那兒他們可以隨著季風到達中國。葡萄牙人順非洲海岸而下對他來說一定是一件極其重大的事件。1485年,迪亞斯到達非洲海岸相當於南緯13°的地方。在這一時期,哥倫布不僅知道向西航行的路線,而且還在1477年航行到了冰島(Iceland),他聽人說過中國人曾到過冰島。
1485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離開了葡萄牙,自從他結婚以來,就斷斷續續地待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