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所以我們要大力完善這種資源配置,因地自宜的發展,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說的就是這個理,當然國家能夠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整體規劃,那麼經濟形式會更好。”劉秀松突然想起了這個人,岑棣可是中國經濟界的泰山北斗,真正太皇太祖一樣的人物。
岑棣陷入了沉思,他發現這個13歲的學生不簡單,雖然說的粗淺,而且跟政策脫離了,但講的非常符合經濟規律,如果國家政策一直好轉,那麼絕對是個可造之才,如果還跟以前一樣搞運動就是禍非福了。
“先生,我說的不對嗎?”劉秀松看三個人都在沉思,試探著問,是不是搞的太出格了?那就糟了。
“恩,很好,劉秀松同學,理解的比較深刻,還有例項,你想考經濟學的研究生沒有問題,這樣吧,你有空就來,我們一起隨便探討探討,正好我也有一些筆記,可能對你有幫助。”岑棣下定了決心,既然國家動作已經這麼大,而且已經轉向了生產上來,就應該趁機多讀書多學習,良材美玉自然要精心雕琢。
“真的,謝謝岑先生,還有溫老師和徐老師。”劉秀松高興的一蹦三尺高,興奮異常,這個老師可是個寶啊。
“劉秀松你可要珍惜啊,先生對我們都沒那麼好。”徐陵也是很高興,就打趣道。
“呵呵,我這麼多學生,你們都算幸運的了,秀松現在年齡還小,不能走彎路,我帶一帶扶一把,將來也給國家教出個人才來,你們也不要懈怠,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