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1949; 1987。'。
早在1942年,中國共產黨就在延安紅色根據地(主要是農村)開始使用“下鄉”這個詞語,專指把年青幹部及知識分子短期送到農村去鍛鍊。1949年奪取全國政權後,準確地說是從1955年起,中共政府就號召城市中小學畢業生“到農村去”、“下鄉”或者“上山”。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提議的“1956…1967農業發展綱要”裡,第一次將“下鄉上山”這一雙重詞語運用在這個意義上' 張化〈試論“文化大革命”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1987,頁141。'。這個詞語當時也同樣指把幹部及知識分子下放到農村地區去' 這種意義上的說法第一次似乎出現在劉少奇於1958年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所作的報告裡。'。邏輯上說,倒過來的“上山下鄉”的說法只是在山區使用' 例如江西省,見1960年2月7日《人民日報》第4版。關於專門術語的問題,可以參考文化革命前的一本著作:T。 A。 Hsia; A Terminological Study of the Hsia…fang Movement; 1963。“下放”一詞通常用於幹部及知識分子,有時也包括知青,但是應該區別涉及幹部及知識分子的“下放運動”與涉及知青的“下鄉運動”。'。1965年一場發展山區運動之後,這一詞語用得越來越頻繁,最後替代了另一個,成了泛指遣送下鄉的專用詞語。比如,1967年7月9日《人民日報》社論的標題就是“堅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正確方向”。1968年底掀起的大規模群眾運動也名為“上山下鄉運動”。將兩個詞語掉過來說,並不真的意味著要把遣送發展到高山上去,可能政府當局想借此突出運動的光榮高尚的英雄性質(毛的詩詞經常高調頌讚崇山峻嶺),同時也可以讓那既不好聽又不得人心的“下”不那麼刺耳。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是使用“下鄉運動”,本書也是使用這個簡單詞語。
運動涉及的年青人稱“知識青年”,縮略為簡稱“知青”。因為外國沒有這樣一類群體,所以有很多不同的外語譯法。根據中國官方規定的標準翻譯,英文是:“educated youth”,法文是有點兒彆扭的“jeunes instruits”。這已經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專用詞語,非指有“知識”的青年總體,僅指那些去了農村安家落戶的,或者即將成行的' 參看《爭鳴》1984年9月頁65,“她仍然是一個有知識的青年,(一旦回到北京就)沒有人再稱她知青了”。'。多絕妙的一個言辭生硬的政治宣傳術語例項!
50年代初期,該詞語出現之時,小學畢業就足以被當作“知識青年”。實際上,在那個時期,這個詞語主要是指在城鎮念過書的農村青年,國家鼓勵他們回鄉。可是,從1955年起,特別在1960年代,這個稱呼就擴大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