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省當時就同意接納50萬上海青年。但這個計劃沒有了下文,那個時期全國這類跨省下鄉的總數超不過8萬。實際上,想讓知青到遠離家鄉的地方去已經是越來越難了,另外政府也承認有些地方是一廂情願把他們送去邊遠地區,絲毫不考慮當地的接待能力。 華國鋒在1973年曾經透露:7000名到貴州下鄉插隊的上海知青中,就有6000名跑了回來,原因很簡單,那兒吃不飽' 劉小萌,前引,頁391,註釋1。實際上,有1萬多上海人去了貴州;見顧洪章等,《始末》,頁305。'。從1974年起,因株洲模式佔盡優勢,所以到城市郊區去下鄉就越來越普遍。

這個時期遣送下鄉取得的“成績”在我們的曲線圖上一目瞭然,顯示出的是第二個高峰' 見本書圖表1,頁191。',但付出的經濟代價不容忽視,上文已經談過。其實,當時運動已經悄悄地逐步由終身下鄉制向輪換制過渡。對這個問題,全國會議沒有明確的指示,不過在會上代表們進行過激烈的爭論。一部分贊成大多數知青實行輪換制,因為比較合理也比較容易為人接受;另一部分則堅決反對,認為這樣經濟代價太大(安置費只是給知青在鄉下過一段時間,太不值,而且得進行兩次職業培訓,到了農村是第一次,返城後還有一次)。反對的代表建議下鄉人數少一些,但應該是固定永久的。全國會議明確規定準許在下鄉知青中招工徵兵。在這種情況下,回城的人數明顯地增多了,當然還沒有下鄉的多,不過已經足夠提高返城的百分比(從1962年開始計算),1973年底是42。9%,1976年底上升到48。1%' 見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司,前引,頁110…111。見本書圖表2,頁192。'。許多省份已經開始嘗試輪換制,因為動員工作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