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效能不佳,如果以美國標準來評判,那是不過關的。見圖2

4。裝甲焊接部位的採用了燕尾榫式連線設計,這就使得那些用凹陷加工或者火焰切割方法與重型部分連線在一起的輕型裝甲表面顯得相對平齊一些。這就使得裝甲在承壓能力上,可以不受(熔敷金屬)限制地在各部分之間轉化衝力,而不是導致應力集中。(事實上)很多情況下,焊縫間的熔敷金屬更多地是發揮將各個部件連線在一起的“膠水”的作用,而不是扮演整體應力承受的一份子的角色。(雖然)大體的焊接部分設計看起來很優秀,但是在實際的整合、做工上就要次了不少。

5。焊透率低,熔融差,嚴重的過度切割,裝甲孔隙還有裂紋,這些在相當多數的焊縫處都有被觀察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差勁的人工操作和不當的電焊工藝。粗糙的電

焊外表也意味著不佳的焊接水平(有些按焊接表面看起來簡直像是匆忙將焊條扔進去對付一下好提高產量一樣)。這種顯而易見的缺憾,再加上熔敷金屬的低強度、結構差,使得焊接部位在應對高強度炮擊的情況下可能會表現的很糟糕。

6。鐵素體焊條在焊接時使用最廣,雖然也可以發現奧氏體焊條的使用痕跡。

從細節上來看,這些生產於二戰早期時的蘇軍坦克(樣本)在金屬效能方面的細節表現,和末期從德軍戰場上繳獲並修復的坦克並無不同(部分坦克是從50-52年韓戰時期繳獲的)。其中;js-2全部是從二戰德軍方面獲取(並修復)的,而t-34則是在德方、朝方均有繳獲。

表2顯示了is-2和t-34各部位裝甲的組成成分

表3則顯示了坦克上鐵素體/奧氏體焊條的成分分佈。

我們再一次的發現了錳-矽-鉬、錳-矽-鎳-鉻-鉬,鎳-鉻-鉬等合金的分佈,此外這些合金表現出了極高的硬度。雖然我們曾在對蘇聯裝甲的化驗分析中發現

過含量最高達到0。38%的鉬含量,但是裝甲整體上的鉬含量則是從0。15%—0。30%不等,其中大部分部位則不足0。25%。

鉬元素對於減少各類鋼材(從熱處理鋼到高合金鋼)的回火脆性敏感性方面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這種元素也被廣泛地運用在我們國產的槍械、裝甲、彈頭的生產中。對於蘇

聯坦克整體上表現出的鉬含量較低的情況,我們推測是因為蘇聯控制領土內鉬資源供應的不足而有意為之的無奈之舉。

部分坦克裝甲鋼,在考慮到其十分高的硬度水平之下,居然還令人驚奇地表現出了高韌性的特性(不可思議);反之令人感到奇怪的一點是,很多鋼材(即使是最軟的鋼)表現出很高的脆性。

我們發現到,部分非合金鋼材/未熱處理鋼材在炮塔座圈、鑄造部件、底板上有所運用。這些鋼材是很脆弱的,有時候即使沒有遭受彈頭的直接衝擊也有被震碎的危

險。未熱處理的坦克車身底板在遭受地雷的攻擊上很容易遭殃。但是以上的不足也需要考慮到如下的事實:蘇聯二戰時期的坦克生產,是在工廠被炸成一片廢墟下重啟,此外又被迫在犧牲質量的前提下趕進度產量的緊迫之中斷斷續續進行的。我們不能武斷地推測這種(對於部分部位使用未熱處理的次品鋼材)情形是一種得到了

蘇聯生產當局認可的普遍做法。俄國人也知道過多的金屬替代做法是一種犯罪行為。

雖然蘇聯坦克鋼過高的硬度引起了部分人對於它防護水平的疑慮,但是在試驗場上的實彈打靶表現看來,這些鋼材和稍軟一些的美國鋼材也差不多。很多人習慣性地將高硬度和高抗穿性聯絡在一起,當然考慮到這樣一個前提這句話到也不錯:

“彈頭直徑小於裝甲厚度且入射角相對較小”。現如今,在地面武器試驗場上得出的結論毫無疑問地證明了如下的事實——大多數情況下,極硬度鋼相對於一般硬度的鋼材(280-320b),抗穿能力顯然要次一些。

儘管相對於國產坦克而言,蘇聯方面的焊接做得都並不太好。但是這並不太影響其戰場上的實際表現。儘管次品的焊接作工,次一些的表現,粗糙的製作工藝,但是要依然記住這一點:

“蘇聯的坦克是粗糙的,同時又是適合上戰場的,可以減少人工,同時對於生產機器的精密度要求也不嚴苛。考慮到作戰效能,它比美國坦克更容易生產”。

戰場上,進攻一方所擁有的裝甲戰鬥車輛的數字很可能是左右戰局的關鍵因素——顯然俄國人比我們懂得更透徹。如果比較一下生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