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蠡先生拿過那幾座橋樑,一一試過之後,就對雲崢說:“這些天你不必回書院,就幫著五溝弄出一座合適的橋樑出來,這是大功德。”
雲崢搖搖頭說:“學生在這裡只是紙上談兵,修建一座橋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從選址到開路,再到開工,這是一個繁雜的事情,斷然不是弟子在這裡用幾根竹棍就能模擬出實際情形的,這樣做,只能為五溝大師提供一種全新的想法,沒有辦法替代實際情形。”
從迷茫中清醒的五溝搖搖頭說:“這已經足夠了,至少貧僧已經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順勢而為,萬事不可強求,唯有順應天理之道才能無所不破,我所不成,貧僧已經知曉了這個道理,過些天就去廣元府,會成功的。”
雲崢不知道他從自己斷斷續續的話裡知道了什麼,或許五溝比較聰明,能夠從普通的道理中悟出抽象的工程建造原理,看來,人世間的智慧果然是一理通百理通。
雲家現在是一個非常上進的家族,男主人讀書,女主人賺錢,繅絲作坊已經開始啟動了,到了這個時候忙碌的反而是藍藍,和臘肉,陸輕盈反而變得悠哉悠哉,整日裡在家裡閒逛,陪著丈夫讀一會書,這時候往往是雲崢讀書效果最差的時候,大熱的天氣裡,穿的又少,當屋子裡只有兩個人的時候,很容易出事。
為了不影響丈夫讀書,陸輕盈就換一套一副去督促雲二,和蘇軾他們,等到雲二他們讀完了書,陸輕盈就會去問候一下苦思冥想打坐的五溝是不是想喝酒。
到最後,她才會命廚娘將飯食給藍藍和臘肉送過去,而後自己在吃過午飯之後,就能快樂的幹自己的事情,丈夫有時候會唱一些調子很怪,口音很怪,但是卻蠻好聽的歌給自己聽,這些曲子都非常的繞口,工尺譜很不好記,有一些音調根本就沒有法子記錄。
她希望日子最好永遠這樣過下去,一直到自己的壽數盡頭。
魯清源先生就要回東京汴梁城了,雲崢大清早就起來準備送行,昨日家裡已經把送行的禮物送了過去,夫人沒有拒絕,也沒有回禮,只是要雲崢到了汴梁城之後,可以寄居在魯家,這樣一旦參加大考,也能像自己的先生請教大考的事宜。
這些話比什麼回禮都重要,人情的維繫有時候就在這些不起眼的地方,太過客氣反而就會生分,尤其是魯清源這樣的清流,他們對德行的看重,要遠遠的超過對物質的看中,這些事說起來讓雲崢有些想不通。
自己先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少年時求學,成年後報效帝王,撫慰百姓,老年後回到鄉下種田,或者教授三兩個弟子,然後讓弟子繼續走自己的老路,對於個人的物質享受幾乎完全不在意。
雲崢不打算跟先生學,在自己能吃肉的時候,絕對不去吃糠咽菜,自己來到大宋註定就是要吃肉的,若還是和上一輩子一樣,這一生活的未免就太悽慘了。
又是十里長亭,陸輕盈將一大包路上吃的路菜放到魯夫人的馬車上,千叮嚀萬囑咐的要他們一路小心,雖然做的是官車,山高水長的難免會有不周全的地方,一些溫暖人心的話,讓魯夫人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魯清源走的瀟灑之極,朝在場的同僚和學生拱拱手,說一聲保重,就跨上馬車,呼喝一聲,車隊就沿著大路直奔關中。(未完待續。。)
ps: 第一章
第二十八章理想現實以及桃子
一瓶一缽走天下的想法是美好的,高尚的,甚至是很偉大的,不過雲崢在看到五溝碩大的肚皮之後,就對他能否化到緣保持悲觀狀態。
弘忍大師據說生的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一看就像是高僧,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有善男女施捨。可是五溝和尚大概除了豆沙縣的人之外,大概不會有人給他施捨的,如果寺廟不收他,餓死的可能性都有啊。
“大師啊,這一百貫錢請您一定要收下。”雲崢死命的往五溝懷裡裝錢,而五溝這一次表現出了足夠的聖潔,決定一文錢都不要,執意要靠自己的力量籌足凌雲渡橋樑的善款。
“雲崢,這不光是五溝大師的心願,也是弘忍大師的心願,佛心不染塵埃,你就讓五溝去吧。”彭蠡先生心中也充滿了心酸,一想到老朋友從此就要風餐露宿心中就老大的不忍。
陸輕盈也想勸阻丈夫,這樣做會損害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丈夫這樣做,對五溝大師沒有半點的好處,但是看到丈夫非常的執著,卻不好說出來。
不管是五溝拒絕,還是笑林勸阻,雲崢依舊不聽他們的,非要五溝把一百貫錢裝上,再背上一褡褳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