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三人的一致見解,雲崢就是受他們三人所託,這才派出大軍橫掃整個奉聖州的。
他們三人都隨軍出發了,尤其是李常,不知道從哪裡聽說雲崢這裡有女眷。立刻就把小丫頭丟給雲崢,自己去為李氏家族的興旺奮鬥去了。
雲崢也只好把小不點丟給藍藍照顧,誰知道藍藍對這個孩子的興趣大增,整日裡抱著小不點柔情蜜意的連雲崢這樣一個大活人都看不見了。
所以,在銅頭關裡閒逛就成了雲崢為數不多的消遣。
大戰之後銅頭關裡還談不到什麼民生,唯一恢復的買賣就是柴火買賣,糧店這種買賣直到今日依舊大門緊閉。
按照雲崢的看法,戰時。糧食應該受到大軍掌控才好,被王安石嚴詞拒絕。他不認為現在就把這裡最後的一點商業潛力也給消耗乾淨是一種好事。
聖天子座下遲早是要大治的,如果漢人最後的一點希望都掐掉,就談不到日後在這裡佈置治所了。
想當年商鞅轅門立木才算是重新樹立了官府的威信,銅頭關裡的這點商戶,就是王安石的立木。
衙門外面每日都有新的政令頒佈,其中最打動人心的就是均田地這一條。圍在那張榜文底下的漢人人頭攢動,他們不敢大聲的吆喝,卻能躲在背後竊竊私語,這一條政令實在是太過於震撼人心了。
雲崢搖著扇子看完了榜文,嘆口氣就搖晃著扇子走開了。
李常終於對富裕的漢人下手了……
那張榜文很說明問題。什麼叫做均田地?以前這口號一般都是造反的人士喊出來蠱惑人心用的,現在官府揮著拳頭呼喊著要求所有人一律平等,那麼官府一定是處在弱勢的一方。
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有了壓迫才會有反抗,當官府感受到壓迫之後,他們一般會做的更加無恥一些而已。
當官府重新站立在所有的人頭上之後,誰敢要求平等,誰就死!
雲崢對官府的做法基本上沒有什麼意見,這片大陸上發生的事情馬上就要和自己無關了,即便是和自己有關,雲崢也不想管,在百姓還沒有造反念頭之前,管的越多,下場就越慘。
王安石在變法之初,純粹是為了官家的府庫著想,然後他就按照豐盈府庫的目標去做了,結果得罪了很多不該得罪的人,現在堪稱敵人滿天下,只有躲在燕雲這片土地上苟延殘喘。
自己也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事情,這些年大宋的戰事都是自己平定的,在保衛家園這一條路上,沒人比自己走的更遠。
但是,沒人記得雲崢曾經出生入死過,只記得他殺了很多的人,搶回來了很多的財富,就連茶館裡的說書人都只講述雲崢是如何獲得美人芳心,如何奪取了傾國資財,如何把青塘殺的幾乎沒人了……
這個世界不值得自己付出過多……
雲崢現在之所以喜歡逛街,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想愛看看這裡的每一個人,看清楚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如何謀生的,是如何在這個蠅營狗苟的世界裡是如何掙扎著生活的。
猴子悄聲在雲崢耳邊說了一句話。
雲崢愣了一下道:“種諤的兒子戰死了?”
猴子點點頭。
雲崢收回了正在搖晃的摺扇,轉身回軍營,這個時候的種諤一定悲愴無比,唯一的親生兒子死了,需要寫一篇祭文過去哀悼一下。
這篇文章不好寫,寫不好就成一篇諷刺種諤的文章了,所以在措辭上一定要謹慎。
雲崢在瞭解了所有經過之後,提起筆來不知道該如何安慰種諤,李清殺了種建淮,種諤捉住了李清,原來只需要砍一刀子就什麼事都煙消雲散了。
結果他非要派人把李清押運去東京!
押送一頭老虎實在是太危險了,即便是要押送,也應該打斷老虎的四肢,敲掉他所有的牙齒,為了這頭老虎的皮毛好看些,最終導致了放虎歸山,這是極度愚蠢的事情。
文彥博走進雲崢的帥帳,見雲崢遲遲不下筆,就嘆了口氣道:“我也是聽到這個噩耗特意從外面趕回來的。
祭文不好寫吧?愚蠢到了這個地步,我們都沒有辦法幫他來掩飾一下,獻功不成反而成了全天下人的笑話。種諤這是在幹什麼?”
雲崢把毛筆放在筆架上,活動一下脖子疲憊的道:“算了,我這人本來就不適合去安慰別人,怎麼寫都像是在嘲諷他,起不到好作用的,還不如不寫。”
文彥博點點頭道:“那就不要寫,你只要去信,所有人都會認為你是在幸災樂禍,這事還是我來辦吧,至少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