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和陳琳也好不到那裡去,一個抱著茶壺喝茶,另一個拎著酒壺往自己嘴裡倒酒。
雲崢等他們三人喝足了,才小聲問道:“弄到些什麼東西?”
文彥博笑道:“什麼都沒有弄到,不過老夫準備把儲存在唐州的一些八牛弩和弩炮賣給遼國。”
“你的意思是覺得我們面前的遼軍不夠強大?”
“當然不是,沒藏訛龐的險惡心思朝中已經知曉了,如果真的讓他擄走遼國兩三百萬的人口,那些上馬就是戰士的遼人在西夏人的統御下,很快就會成為我們的麻煩。
原本以為他們能在灤河邊上殺個兩敗俱傷,誰知道戰局盡然是一邊倒,沒藏訛龐用極為微小的代價就攻破了遼國的三路援軍,如今正在和耶律信統御的部族軍交戰,聽說戰局對耶律信不太妙。”
雲崢哈哈大笑起來,事情到了目前的狀況這才變得有趣起來了,文彥博這種曾近發出“三十年不言武事”的傢伙如今大膽到了敢支援遼國和沒藏訛龐爭鬥的地步,自己還有什麼不高興的。
王安石放下茶壺嘆息一聲道:“如今果然如同雲侯上書的《北伐策》上所言,局勢亂成了一團,敵我難分啊!”
陳琳苦笑道:“三國之中目前大宋最強,遼國和西夏沒有結成聯盟對付我們已經是僥天之倖了。”
雲崢擺擺手道:“陳公多慮了,此三國不是彼三國,漢末之時,天下一分為三,同種同源相互爭鬥自然會有很多理所當然的聯合,
目前這三國,不同文,不同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三國之間沒有任何的共通之處,想要兩個曾經敵對的異族國家相互信任,談何容易。
你以為沒藏訛龐沒有考慮過和遼國聯合的事情嗎?我敢保證,這個念頭從來沒有從他的頭腦裡消失過。
只是我大宋崛起的太快,太迅速,當他發現大宋崛起之勢已經不可阻擋的時候,就匆匆的拋棄了遠寨六部也要回國參與奪權。
他清楚的知道,如果在三五年的時間裡他還不能把西夏國紛亂的政局擰成一股繩,那麼,第一個在這場大變局中倒下的國家就該是西夏國了。
等他弄死了沒藏氏,大權在握的時候,大宋的實力已經不是他區區西夏國所能項背的,而同一時間,他發現遼國正在從強盛走向覆亡,這樣的盟友是極度不可靠的。
治理國家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遼國的衰亡已經不可避免,所以,他寧願趁著大宋攻遼這個千載良機去接收遼國的遺產來壯大自己,也不願意在西夏國並不強大的時候去招惹盛極一時的大宋!”
文彥博攤開大腿非常不雅觀的坐在氈子上,用哀求的目光瞅著雲崢道:“沒藏訛龐恐怕在等另外一個契機,只要這個契機出現,西夏國就能有雄霸天下的機會。
雲侯,燕雲大戰完畢之後,老夫願意在你島上擔任一介西席,潛心教導雲侯的子孫,哪怕成為賬房先生,文某也甘之如飴。”
雲崢大笑道:“想得美,你想教導我的孩兒,我還不願意呢,如果你能給我建造一艘堅固無比,華麗無比的艨艟鉅艦當我的坐艦,說不定我一時貪戀海上美景,此生不再上岸。”
文彥博似乎忘記了自己剛剛才把耶律乙辛剝奪的體無完膚,激動地探出一隻手道:“君子一言!”
雲崢有些落寞的搖著頭道:“你們這是多麼希望我一輩子在海上流浪啊!
也罷,只要陛下不負我,我就和你訂立這個盟約吧!”
雲崢咬著牙說完這句話,就狠狠地和文彥博連擊了三次掌!”(未完待續……)
PS:第二章
最後一天懇請幫助。
九月就要結束了,這是最後的一天,按照規矩孑與還是端著盆子來向我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收月票來了。
故事已經徹底進入了尾聲,於是,本書也就到了完結的時候,回顧這本書一年多的征戰,孑與想的很多。
總的來說這本書對孑與後續寫作幫助太大了,其中各種滋味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
我會慢慢告訴大家其中的微妙感受。
孑與躲在黃河邊牧羊,有時候看著滔滔黃河水忽然覺得天地變得寬廣了很多,這種變化是從心境上產生的變化,看事物的角度也有了不同。
於是我推倒了已經寫了很多的新書,重新開始用一個新視角來講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故事,敬請期待。
盆子還沒有被月票裝滿,請兄弟姐妹把不要的多餘的月票都給孑與吧,拜謝了。
孑與拜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