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的道:“只要你不負朕,朕斷然不會負卿!”
君臣之間的話說到了這裡也就沒了重點,趙禎對雲崢的博學第一次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不管他隨口提起什麼事情,雲崢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從經史子集,天文地理,水利稼禾,再到兵書戰陣,好像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這讓趙禎大為驚訝,一個人怎麼可能博學到這種地步。
他哪裡知道雲崢早先所處的環境就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在大宋,無數的人的見識只侷限在方圓百里之內,有學問的學子他的知識大部分都是舊聞,比如說歷史,如果是官員,他雖然能知道一些時事政治,但是說到對天下的瞭解,誰能是雲崢這種整天都被各種新聞知識包圍過的人呢?
他在上一輩子眼睛裡看的是新聞,耳朵裡聽的是新聞,身體接觸到的還是新聞,就連他孃的好多廣告折磨的就是人的視覺殘留,害的雲崢到現在只要看到一個黃色的m形物體,腦袋裡立刻就會出現某快餐的標準形象出來。
跟不要說只要開啟電腦,海量的資訊就會鋪天蓋地的將他整個人湮沒……
在大宋人還在討論鄰居家的豬生了一窩豬仔的時候,雲崢接觸到的卻是在幾千裡外一頭豬吃人的新聞,當宋人還在為兩個村子爭水打破頭的新聞口沫橫飛的時候,雲崢接觸到的卻是宇宙飛船帶著人類踏上月球的訊息……
因此,雲崢在經過苦讀和名師的教育之後補足了經史子集這個短板之後,他這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