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採訪由於種種的原因還是推遲到了11月中旬,同時接受採訪的還有我哥哥,和蘭奇。
現在的我們和一年前相比,變化已經很大了,處事的成熟,說話的老練,已經和以前判若兩人。
我們對媒體的態度很冷淡,禮節盡到但是絕對不會和媒體人太過於親密接觸。
丁小云不愧是我們欣賞的媒體記者,看到我們對其他媒體的冷淡,不但沒有迴避,反而在採訪時將這個問題問了出來。
我們當時都有一些詫異,哥哥看著丁小云,搖頭苦笑,“其實說實話,我並不是很喜歡和媒體的人接觸,我也並不是很欣賞現在中國的大部分媒體。”
這話說得還真是有點直接,我淡淡地笑了,哥哥還真是什麼都不怕。
“我覺得中國的媒體應該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哥哥毫不留情地當著所有人的面直接說出自己的言語。
“僅僅憑藉一些風吹草動,沒有任何實際調查就開始對當事人進行攻擊,這其中還不乏中國知名媒體。”蘭奇也冷笑著搭腔,冷眼看著丁小云偷偷擦汗的樣子。
“其實我以前是很喜歡媒體的,覺得記者是一個很神聖的職業,將很多社會的底層透過自己的觀察,然後告訴我們,讓我們瞭解到社會上其他的人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態度。但是從什麼時候起,媒體的話不再具有可信度了呢?我們在閱讀一則新聞的時候都要思索它的真實性究竟有多強,這樣的媒體,我無法欣賞。”
這次的採訪,我們沒有再像以前那麼笑語嫣然,那麼隨和,我們變得尖銳,變得冷漠,我們毫不掩飾我們對媒體中某些人的厭惡,對媒體公眾度的質疑,我們在質問,我們在反抗,我們在欣賞他們矛盾的樣子……
丁小云在採訪中也沒有顧及和我們的私交,站在她自己的立場上冷靜地提問,一方面巧妙地為部分媒體辯護,一方面詢問她所想要知道的問題,探索著很多我們本來並不願意透露的問題。
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讚嘆,她確實是一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
這場採訪到最後更像是一場鬥智,丁小云非常聰明地不斷用話語來套我們,幸好我們和媒體打交道的時間不少,但也有好幾次差點著了丁小云的套,乖乖地說出她們想要了解的資訊。
丁小云問的尖銳,我們回答的巧妙,只要不是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問題,雙方的氛圍還是很融洽的。
從我和蘭奇在全國大賽上取得的成績,到我出版暢銷小說《初見》,蘭奇和哥哥共同成為新浪第二大股東,基本上我們的情況丁小云他們都很清楚,當然多數都是我提供的。
“開菲,今後想要走什麼樣的路?文學嗎?你的小說《初見》現在非常的暢銷啊!”
“不一定,其實我真正想的是走醫學的道路,文學只是我的興趣而已,我沒有辦法在文學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時間……”
“蘭奇和開雲呢?走商業的道路?”
“現在走哪條道路都還沒有確定,當然,我確實對商業比較感興趣,但是我現在要做的是進入大學,好好學習,然後再發現什麼適合我,什麼不適合我?”
“你們現在已經可以說身價百萬了,還要上大學?”
“為什麼不上?我們現在能賺錢都是憑藉自己的知識,但是我們同時也感受到了我們知識的欠缺,所以我們還必須到大學裡繼續深造。”
“你們覺得大學裡學的東西對你們的事業有幫助嗎?”
“如果只是說大學裡學的東西對我們現在做的事有沒有幫助,我沒有上過大學,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高中學的東西,對我現在做的事就很有幫助,雖然不是直接的幫助,但是高中規範化的學習,讓我養成了善於分析的能力,高中高強度的學習生活,讓我可以很快地適應商業上的事,我對數字的敏感,讓我對於股票的各種漲幅非常感興趣,而且喜歡尋找裡面的各種規律,學習的習慣讓我喜歡天天看書,看各種各樣的書而不知疲倦……”
雖然前面有一些小小的衝突,但總得來說,這次採訪是非常成功的,蘭奇和哥哥冷靜而機智的談吐大受好評,成為中學生中新一代的偶像。
“你們現在很風光啊!”方揚在電話裡說著風涼話。
“看到新聞了?”
“大小姐啊,中央臺都播放了你們的新聞,我們會看不到嗎?知道嗎,老爺子知道我和你們合作的事,很欣賞哦!”
“是嗎?那你不是地位上升?”
“哪能呢?家裡的男孩加上旁系親屬,至少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