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想要進一步瓜分幷州?
關靖看完了手上的信件之後,也跟公孫瓚一樣的皺眉沉思了起來,董昭接過信件很快的看一遍,然後皺起了眉頭,又再次看了一遍,又仔細的看了信尾的署名,這才略有所得的展了展眉頭。
“如何?士起。”
關靖其實也沒有想好,但是公孫瓚在追問。公孫越也在一旁眯著眼睛看著,還有董昭也笑眯眯的作出一副側耳聆聽的架勢,關靖只好一邊想一邊開口說道:“主公。屬下以為,方誌文的意思是想要我們二虎相爭,或許,方誌文對幷州也有想法。”
公孫瓚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撫著虯髯轉而看向董昭:“公仁呢?怎麼看?”
“將軍,士起所言很有道理,這封信裡其實透露出不少的資訊。”
“哦?且說說!”公孫瓚感興趣的向前傾了傾身子。關靖心裡則有些驚慌。
董昭笑著點頭:“將軍,方誌文在信中暗示糧食緊缺,怕是不能大批供給。又暗示若是我們開戰的話,則儘量的保持供給,甚至還鼓勵我們用戰俘和人口來交換糧食,給出的價格也很是公道。甚至比袁紹的開價低了很多。這說明方誌文實際上是在鼓勵我們開戰,那麼我們能跟誰開戰呢?很顯然,只能跟張遼開戰。”
“這很明顯,而且,方誌文也可能會有兩邊獲利的想法。”關靖補充了一句,說明自己也想到了這些,並且還多想了一點。
“嗯,是有這種可能性。”董昭笑眯眯的接下了關靖的招數:“這可以說是典型的坐山觀虎鬥的想法。但是,坐山觀虎鬥的想法是有後續的。不然他為何要做壁上觀呢?”
“後續?”公孫瓚好奇的追問,關靖心裡有些焦急了,自己就沒想到後續這個問題,若是坐山觀虎鬥的心理,方誌文的後續又是什麼?一口吞下整個幷州麼?想到這裡,關靖不由得有些冒汗。
“不錯,後續。將軍以為,方誌文看到我們兩敗俱傷之後,想要做什麼呢?”
“這難道方誌文想要整個幷州?”
董昭看了一眼神色慌張的關靖,笑著搖頭:“不,方誌文若是想要幷州,他更應該要冀州,如果他連冀州都不要,又怎麼會要幷州呢?”
“哦?這又是為何呢?”公孫瓚不為人注意的偷偷的鬆了口氣問道。
“莫非是方誌文不想入局?”關靖即時的插上了一句,來表現自己的存在,公孫越翹了翹嘴角,幸災樂禍的笑了笑。
“正是!”董昭點頭:“方誌文根本就不想摻乎中原的事情,因此他沒有在機會很好的時候拿下冀州,反而放走了張角,讓袁紹穩定住冀州,接下來,方誌文只要跟袁紹好好的做生意就滿足了。因此,方誌文現在更不會想要幷州,他的目的還是想要跟我們做生意。”
“那麼他坐山觀虎鬥的目的呢?”
“勉強可以說是發戰爭財,或者同時消弱我們會讓雁門北更安全。”
“不,方誌文不會在乎安全問題,不論是我們還是張遼,都不具備威脅方誌文安全的本錢。”
“加上袁紹呢?”
“我們的屁股後面也不乾淨,而且方誌文喜歡大城制,將人口都集中在大城市,想要攻城相當的困難,稍有遷延,他的騎兵就蜂擁而至。”
“既然大城制這麼好,為何我們不能採用?”公孫越忽然插嘴問了一句。
公孫瓚遺憾的搖了搖頭道:“大城制會導致耕地面積緊張,糧食問題就凸顯了,方誌文的城市佈局很講究,有的專門種田,有的則生產某種產品,然後互相的調劑以補充不足,如果沒有實現仔細的規劃,這種發展途徑是很困難的,很容易造成某地土地氾濫,某地卻缺乏耕地的局面。特別是在建城初期,那是純粹的大投入,沒有相當的本錢,根本就做不到這種大城制的發展模式。”
公孫越恍然點頭:“最近袁紹似乎也在學這個手法。”
董昭不屑的一笑:“袁本初不行,他手下的世族不會答應的,大城周圍的土地都是世族的,若是將人口大量集中,這些人口根本就無地可耕。”
公孫越和公孫瓚一起點頭,大城制看似美好,但是真的不是隨便能玩得轉的。
“說遠了,那麼方誌文的目的可能有發戰爭財的打算,或許還有更深的目的?”
“將軍,您注意到信尾的署名沒有?”
董昭的話音剛落,關靖已經又抓起了信件看了起來,臉上一片的懊悔,如果早點發現信尾的署名問題,自己也不會落在董昭的下風了,都怪公孫瓚上來誤導人,為何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