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山地戰的人給對手反過來斷了後勤,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笑話。
張魯見後勤斷絕,好不容易爆發出來的勇氣頓時就消散的乾乾淨淨,對楊松的無比信任立刻變成了全面否定,楊松給出的與對手爭奪後勤線,同時也阻斷對手後勤線的正確建議卻也同樣被他否決了。
張魯打算出城速戰,用一次大決戰打殘李傕,只要將李傕的主力部隊打殘,敵軍自然就退去了,至於張魯為何有這種信心,是因為他對自己的鬼軍,也就是教軍的戰鬥力有著很強的信心,這些部隊確實很勇猛,不怕死!在某種時候使用這些軍隊會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陣地戰上用,就不大好說了!
結果,張魯大敗,隨後鳳縣失守,李傕一路追殺到留壩,因為山路崎嶇後勤不繼沒有繼續南下的力量。
張魯則一路逃回了南鄭失去了繼續抵抗的信心,打算溜到南部的山區中去躲避。
人是能躲,可是土地呢?民眾呢?
打進漢中的可不是西羌、白馬羌,搶了就走的那些胡族,而是想要佔據富饒的漢中盆地的董卓,張魯能躲,甚至能跑,但是漢中的世族能躲到哪裡去,又能跑到哪裡去?
在這種時候,原本堅定的站在張魯身後的漢中當地世族開始搖擺了,這個時候,一直都不問政事的劉表忽然冒了出來,提出了一個借兵以保漢中的辦法!至於向哪裡借兵,自然是向南邊的劉焉借兵了!
這個想法一提出來,立刻就得到了漢中當地世族的支援,那些原本與劉表不過是風花雪月的酒肉朋友,這時忽然爆發出了巨大的力量,開始四處宣揚董卓的殘暴,宣揚借益州兵保漢中的可能性,一時間,借兵益州竟然成了南鄭的主流思想!
張魯雖然立刻就明白了這裡面的門道,但是這個時候,張魯再想對劉表下手已經遲了,張魯斷送了大家的未來,而劉表給了喜歡自給自足的漢中世族一個可能性,於是,劉表成了寶貝,張魯被棄之如敝履了。(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漢中歸劉董卓無奈
借兵難麼?當然是很難的!平白無故的誰會借兵給你啊!這是個亂世,兵是什麼?兵是你的安全保障,兵是你的未來,兵是你的命!誰會輕易的將兵借給你,除非,你付出了足夠的代價。
劉表的代價跟簡單,就一句話,漢中以後是益州的漢中,而不是雍州的漢中!而且歡迎劉焉在散關和葭萌關駐軍,也就是將漢中的命脈交給了自家兄弟劉焉,這麼好的條件劉焉自然是非常歡迎的。
再說劉焉在張魯的身上可是丟盡了面子的,為了保護張魯的母親,劉焉還與自己的兒子鬧了矛盾,如果能將張魯拿下,自己也算是挽回了面子,至於將漢中交給劉表管轄這個問題完全不是問題,畢竟是自己兄弟,最關鍵是一南一北兩個關口都在自己手裡握著,劉表還能翻天不成?
這邊南鄭城裡正在爭執,那邊張任的部隊已經到了葭萌關下面,葭萌關的守將楊昂已經接到了家裡的密信,高高興興的將關門大開,然後帶著兵返回南鄭了。
張魯看到從葭萌關返回的楊昂立刻知道自己完了,他唯一反覆的本錢就是組織嚴密的五斗米教,問題在於,張魯有沒有這個行險一擊的勇氣,他要面對的將是南鄭的本地世族。
雖然五斗米教在軍隊中也有組織,但是這也要看誰的軍隊,南鄭的本地世族又不是傻子,難道他們看不出這些組織滲透軍隊的後果麼?所以在楊昂這種世族控制的軍隊中,是沒有五斗米教生存的空間的。
也正是因此。楊昂的部隊出現在南鄭之後,張魯最後一點反抗的勇氣也消失了,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自動下野、禮送出境。劉表很大方的答應了,不過為了防止他到漢中南部去發動五斗米教,劉表扣住了張魯的弟弟張衛和兩兄弟的家小,要求張魯返回兗州之後,才送他的家小離開漢中。
南鄭的局面在當地世族,特別是勢力龐大的楊家協助下取得了圓滿的解決,劉表付出的代價就是重用楊家的楊松、楊柏兄弟。順便還娶了楊松的妹子做續絃,對於劉表來說這些都不重要,楊松兄弟是什麼人物劉表清楚得很。能夠隨隨便便就被自己財貨和謊言收買的傢伙,能成什麼大事,再說未來的一個時期內,漢中的軍事是落在劉焉手中的。劉表需要做的是暗中積蓄實力。
而劉表真正看重的是閻圃、楊任、楊昂這些有本事的人。接下來,劉表將會依託這些人建立自己的班底,然後慢慢的等待機會奪取權力,至於他要等的是什麼機會,想想劉焉的年齡就明白了。
南鄭大事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