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7部分

駕護航,這樣的一個人,應該是可以請託的。

陶謙眼神亮了起來,這個確實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方誌文的信譽良好,從來沒有強佔地盤的行為,就算是清河口港和青島港,其實也是為了做生意才建立的,就像最近拿下的小葉島,也是為了給南下航線護航,所以方誌文對土地的訴求很低,或許,這也是因為幽州的土地太多了的緣故吧,據說方誌文新拓的千里之地,幾乎都是白地。土地多得都荒廢了。

“屬下以為可行,方誌文一貫不求土地,而是尋求商業回報和人口,而這方面,我們是可以跟方誌文廣泛合作的。從中原遷徙而來的民眾。現在也面臨著土地緊缺的問題,所以,這事說不定能夠一舉兩得。”

趙昱的意見是贊成,事實上。徐州不是沒有土地,只是土地都集中在少數世族手中,所以從中原遷徙避禍而來的民眾,在徐州基本上沒有恆產,而這些人長此以往。肯定會成為徐州的不安定因素,若是有心人在從中鼓動,說不定又鬧出個黃巾之亂來。

現在陶謙的辦法是推廣佛教,笮融也在大張旗鼓的做這個事情,但是這種事情愚民一時可以,時間久了,說不定佛教也會稱為第二個太平道。

因此,如果能夠向幽州分流部分人口,那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陶謙立刻就明白了趙昱的想法。求助於佛教畢竟也是無奈之舉,陶謙也明白這種事情只能緩解矛盾,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最終的辦法還是要給這些難民、流民和新移民分配土地,否則遲早都是禍患。

“此事可行。就子仲跑一趟吧,你那裡往北海的道路比較暢通。”

糜竺拱手欣然接下了這個任務

徐州原本的郡治在郯縣,後來黃巾作亂,東莞和琅琊兩郡先後失陷。郯縣距離琅琊太近,陶謙到任之後。將州治遷往下邳,郯縣則作為軍事重鎮存在,而糜家的勢力大多都集中在東海郡,郯縣也是糜家的重要據點。

後來黃巾軍逐漸的消停下來,糜家甚至開始悄悄的跟黃巾軍展開大規模的貿易,特別是後來方誌文猛攻城陽郡的時候,若不是糜家在背後跟黃巾軍大做生意,黃巾軍的物資補充都成問題。

因此,陶謙讓糜竺去向孔融求助,其實就是知道糜家能夠順利的透過琅琊和城陽郡黃巾軍的地盤,至於糜家跟黃巾軍做生意的事情,陶謙才不會去管,而且,徐州的大族哪一家沒有跟黃巾軍有來往呢?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更重要的是,透過與泰山、東莞、琅琊黃巾軍的貿易,黃巾軍也意識到了徐州貿易通道的重要性,因此,黃巾軍對徐州的侵擾是最小的。這個結果,也正是陶謙所謀算的結果,僅僅從這一點上看,也能看出陶謙並非一個無能之輩,作為一個外來戶,能將陷於動亂的徐州穩定下來,並且遠離戰亂,這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在陶謙焦慮的等待中,方誌文的親筆回信終於到來了。

方誌文這次是親自到訪,這讓陶謙頗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當然,事實上陶謙的職位要遠高於方誌文,可是方誌文的勢力卻比徐州勢力強得多,而這個時代,是一個講究實力的年代。

方誌文是從海上過來的,從青島出發,周泰的船隊將方誌文和越兮的部隊送到了連雲島上,沒錯就是連雲島,那個時候連雲港的東側還是個島嶼,沒有併入大陸,越兮就在這個只有一個小漁村的地方駐紮下來,建立了簡易的港口。

雖然還沒有正式的與陶謙簽訂同盟協議,但是方誌文已經打定主意在這裡佔據一個港口作為補給地了。

然後方誌文將大部隊留下,自己帶著甄翔、黃忠,以及衛隊直奔下邳,打算與陶謙面談一下。

徐州這些年免於戰亂之苦,而且徐州也是已經開發是數百上千年的地盤,一路上田陌縱橫,正是收割的季節,入目的是一望無際的麥浪,看上去極是喜人,道路兩旁分佈著密集的村莊小鎮,這種繁榮的情形在密雲的地盤上並不多見,另外,沿途還能看到不少的佛像寺廟,看來陶謙真的在利用佛教緩解社會矛盾呢。

不過,進入了城市之後,情形就完全的顛倒了,與密雲的城市一比,徐州的城市顯得老舊和破落,特別是滿街的乞丐流民,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到了難民營。

密雲是城市及周邊發達,但是外圍非常荒涼,而徐州則是外圍發達安穩,擁擠的城市中卻是暗藏隱患。

從軍事的角度看,若是密雲遭遇外敵,荒蕪的外圍直接就是免費的堅壁清野,然後堅固的城池和大量的城市人口,都會成為敵人的噩夢。若是徐州遭受外敵,城外大量的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