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的部隊並沒有崩潰,因此他們有序的逐漸的退了下去,雖然有些損失,但是損失並不大,只不過。士氣的損失就相當的大了。
孫堅並沒有急著率軍回營,而是在射程外結陣,整頓好自己的部隊之後,才有序的開始撤退。一點機會都不再留給夏侯惇。
城頭上的夏侯惇不由得扼腕,這個孫堅還真是頑強啊。這種情況下居然沒有瘋狂的反攻,也沒有自己亂了陣腳,還能夠有條不紊的慢慢撤走,果然不愧他那江東猛虎的名頭。
夜裡,頂著呼呼的寒風,夏侯惇的騎兵不斷的騷擾孫堅的營地,以及出營的異人部隊和異人,戰鬥幾乎打了一夜。
第二天,重整旗鼓的孫堅繼續集結部隊向著合肥城攻擊,只不過,孫堅再也不敢絲毫的小覷了夏侯惇的能耐,只是中規中矩的攻城,甚至更多的時候只是在利用攻城來訓練自己的部隊一樣,每過一段時間,就換上一支部隊,然後將折損也不算大的部隊撤下來修整,比起攻城的步兵來說,倒是遠端部隊打得相當賣力。
夏侯惇看出了孫堅的打算,自然也樂得配合,他更是需要練兵,因為他手裡還有一大票的民兵,正好藉助孫堅想要長期攻城的打算,來訓練自己的民兵,這些民兵打過幾仗之後,就成了老兵了,守城的效率肯定直線上升啊!
於是,看上去挺激烈的戰鬥,其實實質上雙方的傷亡都不大,一整天的攻城戰打下來,死傷連第一天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到了夜裡,夏侯惇的人又來襲擾了,這種襲擾自然不會對孫堅有什麼影響,但是對跟隨孫堅前來攻打合肥的異人來說,夏侯惇的騷擾是再是太可惡了,到了夜裡根本就不敢出營,什麼任務都做不了,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營地裡面做生產和維修任務,這絕對是異人們不能容忍的。
在向孫堅反應無果之後,不少的異人乾脆走了,轉而投靠到夏侯惇的陣營去,至少晚上是可以出來騷擾孫堅的,不用困在城中無聊。
就這樣,不知不覺之中,原本對孫堅極為有利的局面,居然在悄悄的發生著轉變,雙方的力量對比也在慢慢的回覆到勢均力敵的狀態,而這一切,都源於孫堅過於急躁的一次進攻,源於孫堅折損了一員大將對士氣的打擊。
更讓孫堅無奈的是,夏侯惇實在是太穩重了,幾乎沒有一點冒險精神,不會趁著孫堅立足未穩而出兵偷襲,也不會因為孫堅受挫而出兵偷襲,更不會因為孫堅連日進攻未果,士氣低迷而出兵偷襲,反正就是一句話,無論如何都不出兵偷襲。
這讓孫堅所有的計策謀算神馬的全部落空,人家夏侯惇打定了了主意做烏龜,孫堅有千般本事也沒有辦法將夏侯惇從龜殼裡面弄出來,而自己卻偏偏啃不動這個龜殼,還不小心崩掉了一顆大牙,悲催啊!
至於夏侯惇,他一點都不著急,第一天孫堅的急攻和黃蓋的折損,意外的讓夏侯惇撿了個大便宜,但是夏侯惇不貪便宜,這也是曹操放心讓夏侯惇來對峙孫堅的原因,若是夏侯淵的話,說不定會趁著孫堅折損大將的時機擴大戰果,結果就反而糟糕了。
現在夏侯惇的局面大好,完全符合戲志才之前的戰略構思,也符合曹操部署的戰術要求,如今孫堅被牢牢的黏在了合肥城下,折損了黃蓋的孫堅,丟了臉面的孫堅基本上是不會撤兵的,而夏侯惇也小心的不過分的去打擊孫堅的後勤線。
當然了,夏侯惇也是擔心如果過分的打擊後勤線,有可能會中了孫堅的陷阱,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放出城外的騎兵對與夏侯惇來說,還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至少,現在能將不少的異人逼的投靠到自己這邊來,而且,隨著這些異人對孫堅的矛盾積累下去,肯定對孫堅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若是孫堅忍不住先要滅掉自己的騎兵,那就更好了,想要滅掉這些分散在外的騎兵,要花費多的精力和時間不說,一個不下心說不定還會栽進去也說不定,別忘了,這裡畢竟是夏侯惇的主場,而不是孫堅的地頭。
於是合肥戰場就形成了一個僵局,一個在城裡悠哉悠哉,一個在城外想盡辦法,一個著急不已,一個是想方設法的耍賴拖延,這場仗真的打成了一場爛仗,連孫堅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還說到淮南來立威,結果是到淮南丟人來了,不但損兵折將,偏偏還毫無進展,而與名傳天下、勇烈無雙的孫堅對戰的,不過是曹操麾下的一員大將,這其中的高下如何,不用說大家也都看得明白,江東世族那些人對孫堅會如何看待,孫堅都有些不敢去想。
曹操得到夏侯惇的戰報自然是很開心的,若非現在六安也正在積極的準備戰鬥中,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