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暫時的停了下來,沃沮人自然不敢南下,而太史慈也不回去,而是在圖們江口的位置紮下營地。建立簡易的港口,從海上獲得補給。另一方面,太史慈的營地也變成了商人們的中轉地,沒等沃沮人的代表們參觀完回來,大漢的商人們就已經用精美的商品征服了沃沮人的心。
九月,圖門江地區已經開始下小雪了,去幽州內地轉了一大圈的沃沮人代表終於回來了,回到聚居地之後,沃沮人二話不說,請太史慈代為上表大漢朝廷,請求內附大漢。
於是,不幾天的功夫,天子的行文就到了,接受沃沮內附,將沃沮人舊地命名為長白郡,任命崔琰為長白郡首任太守,太史慈為都尉,並封了不少的世襲亭侯給沃沮部族的各個首領。
太史慈在圖門江中游建城,就叫圖門城,冬季即將到來,方誌文迅速的率軍北上,同時命令周泰運送大批物資北上,並儘快建立穩定的商業航線。
而太史慈和新投靠的將領頭領則按照方誌文的要求,將散居的部族人口趕在大雪到來之前,儘量的向圖門、清津、長白津三城聚集,一來可以加快這些城市的建設,二來也可以避免雪災造成的損失,要知道以往每到冬季,都會有不少的沃沮人凍餓而死,因此,方誌文的這個建議獲得了沃沮人,現在應該叫做長白郡人的熱烈支援。
而一些原本的沃沮貴族,則趁著冬季無事,紛紛跟隨商隊返回遼東,去見識內地的繁華,享受傳說中的錦衣玉食了。
方誌文東征三個月,基本上完成了初步的目標,距離最終的目標距離只有不到六百里了,而且在北海沿岸建立了城市和港口,順利的打通了咸興到圖門江的航線,為周泰艦隊的北上開啟了通路,同時也為縱橫七海的探險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只是現在圖門城還沒有到二級鎮,所以郵驛系統沒有開通,玩家們再是隻能跟著商船達到,數量還不多,而早到一步的玩家卻是得了便宜的,不但能夠收購到大量物美價廉的特產道具,還能招募到長白郡特有的兵種林地騎兵,這種騎兵可是打獵的好幫手。
從政治上來說,東征已經算是完成了,因為高句麗滅國,沃沮內附,東征的政治目的已經達成了,但是方誌文並沒有回密雲,而是坐鎮圖門城,大力的建設圖門城。
方誌文東征這個事情本身其實就很讓人疑惑,對於中原的諸侯來說,高句麗和沃沮都是遙遠的地方,是化外蠻荒之地,他們不明白方誌文為何執著於打下這些蠻荒之地,要知道方誌文自己的遼東、樂浪和玄菟郡都還有大片的白地,難道方誌文對土地的熱情異乎尋常的高?又或者他仍然痴迷於開疆拓土的快感之中無法自拔?
而三個月時間,方誌文踏平高句麗吞併沃沮並不讓人感到意外,但是方誌文字人沒有得勝回家,反而留在最東邊的城池中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難道方誌文還不滿足,還想要繼續向東向北,吞併肅慎和夫餘不成?
只是這個疑問沒有人能夠回答,當然,中原的諸侯們也樂得方誌文繼續的東征,哪怕他打到天邊去,方誌文離得越遠,中原諸侯門的心裡可能就越高興。
於是,不論是長安的朝廷還是薊縣的朝廷,都收到了大量的表文,極盡讚美吹捧之能事,這回小天子劉協動作更快,立刻就接受了張邈的建議,將方誌文封為徵北將軍,麾下諸將都有提拔封賞,連在密雲家中安坐的甄姜,也被封為二品夫人,太史昭蓉也被封為鎮國將軍。
方誌文看到這些只是淡淡的一笑,讓他們在中原折騰去吧,只要不折騰到自己身上來,方誌文也懶得去管了,跟正在北邊大海上形成的危機相比,中原的事情都是小事,家裡人再怎麼鬧騰也是家事,方誌文現在的目光卻盯著國家和民族的敵人。
“王會長,進展如何?”
“還是不行,那處海峽上的海盜太強,根據我們的觀察,海盜的巢穴是南北兩邊的大島,想要突破這個海峽,看來還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一定要在這裡,對了,這裡是什麼地名?”
“這裡叫海不,叫永明!”王賁答道,本來他是想說海參崴的,不過想想,那裡更早應該叫永明,在明朝的時候就是華夏人的治所了,所以才改口將之命名為永明。
“永明?好名字,是你們命名的?”
“嗯,這裡還沒有發現文明活動的跡象,海盜倒是有不少,港灣的地理環境非常好,非常適合建立大型的海港。”
方誌文微微沉吟了一下,郭嘉插嘴道:“人口問題啊!如果在那裡建造大型海港,人口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瓶頸,不僅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