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和孫邵一想,不由得也有些變色,若是那樣的話,方誌文絕對有實力一舉掃平東萊郡,然後拿下城陽郡,壓服其他北海、樂安、齊國的異人勢力,這麼一來,幾乎整個青州都落進了方誌文和孔融聯盟的手裡,或者說,落進了方誌文的手裡。
正當大家都被這個設想給震驚的時候,李元志忽然冷然開口道:“如果是那樣,主公就成了中原世族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了!眨眼間,中原聯軍就攻過來了,而且,主公辛苦建立的與異人之間的良好關係,恐怕也會毀之一旦,這種自掘根基的事情,主公是不會做的。”
孔融、孫邵一怔,而王修則是滿臉通紅,自己能想到的事情,方誌文手下人才濟濟又豈會想不到,真是替古人擔憂了。
孔融點頭道:“這飛龍會的投效明顯是居心叵測啊!叔治,拒絕飛龍會的投效,並且宣佈我軍隨時戒備,防止戰事蔓延到北海郡。”
“謹遵命!”
形勢其實變化的比方誌文的預料更快,李雪音和甄姜忙著在商業上對付敵人,香香和太史昭蓉則忙著準備太史慈的婚禮,而天下會的人也忙著,並且卓有成效的忙著。
這邊孔融拒絕了飛龍會的投效,那邊靠近北海郡,被飛龍會阻斷的當利和盧鄉兩城立刻就向孔融提出了投效的請求,這也是天下會運作的結果,他們的目的是要拉孔融入局,共同對付飛龍會。
“主公,我看這事可以做,攻滅飛龍會三城之後,將三城賣與異人即可,我軍則撤回當利,不再參與東萊郡的戰事。”
田豐的意見就是沾些便宜就走,這個倒是符合方誌文的想法,徐庶也是點頭贊同,荀彧和田疇都不出聲,只是認真的聽著。
方誌文看著地圖良久沒有出聲,不知道在考慮什麼。
“元皓,我在想東萊聯軍的事情,若是飛龍會滅了,東萊聯軍是解散還是繼續存在,如果繼續存在的話,那麼是不是會威脅甚至直接的向北海進攻,而北海郡現在異人的勢力是極其強大的,還有城陽郡”
“大人所慮甚是,屬下也覺得有這個後患,那麼是不是順勢將東萊聯軍也加以消弱或者摧毀呢?”
方誌文扭過頭來,看著眾人微微的皺著眉頭,見荀彧嘴角輕動,似乎想要說話,便開口道:“文若,你覺得呢?”
“主公,若是孔融接納了當利和盧鄉的投效,然後我軍南下作戰,與東萊聯軍攻滅飛龍會,從某種意義上,是原住民與異人的一個陣營形成的合作關係,這會在異人中豎立良好的形象,這點是這次南下作戰的重點。”
田豐頻頻點頭表示對這個看法的認同,方誌文笑而不語,徐庶和田疇則是認真的聽著。
“因此,如果在戰後我們主動攻擊東萊聯軍,就會被人詬病為過河拆橋,從而毀了剛剛建立起來的良好聲望,這有些得不償失。但是如果不能有效的遏制住東萊聯軍膨脹的勢頭,總有一天,東萊聯軍必定會與北海為敵,畢竟他們是黃巾陣營的,又是異人另外,主公所慮的北海郡異人勢力過於龐大也是事實,不得不防!”
“按文若可有應對之策?”
荀彧笑了笑看向田豐:“屬下只能看到問題,卻無應對之法,我看軍師大人應該是胸有成竹才是。”
“呵呵,文若謙虛了,豐不是那種妒賢嫉能的人,有想法儘管說,也好讓大家明白主公看重於你是沒錯的。”
荀彧跪坐而起,向田豐行了一禮以示謝意,然後環視了眾人一眼,肅聲道:“既如此,彧就獻醜了。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何須屬下來說什麼應對之策,北海郡的問題是由始至終都存在的,北海有警,則我軍就可以隨時干涉,這本身不就是主公留下的暗手麼,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必要等異人先動手,使我始終佔據著大義名分。從這個角度上看,主公或者希望東萊聯軍更強大一些,好更早的動?不過,能夠統合東萊大大小小的勢力的人一定不簡單,他們又怎麼能看不出主公在這裡面的用意呢,因此,北海與東萊在相當一段時間裡,應該是會相安無事的。”
“文若高見,元直以為呢?”
“文若的設想實現的可能性很大。”
“元皓呢?”
“呵呵,所見略同,不過,最好還是有備無患。”
“好!既然如此,命令高順部進駐當利,命令李元志返回青島,命令甄翔黃忠整軍備戰,太史慈留守密雲。”
光熹二年(永漢元年,這是劉協登基後的年號)十月二日,方誌文大軍南渡,高順部迅速的前出進佔了當利,方誌文的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