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立營的第二天晚上,黃巾軍嘗試了一次夜襲,效果不理想,雙方僅僅稍稍接觸就各自收兵,到了第三天,曹操這邊的訓練和編組基本完成了,開始組織第一次嘗試性的進攻。
這次進攻選擇的是東面的衛城,曹操負責正面攻擊,夏侯惇負責側面,夏侯淵則將騎兵部隊停在稍稍靠前的位置上,時刻準備打擊從主城中出擊的黃巾騎兵。
衛城往往都是為了戰爭而最佳化設計的城堡,特別是黃巾軍的城堡,因為黃巾軍嚴重缺乏這方面的人才,不得不大量的採用了異人的建議,甚至直接僱傭異人進行建設,但是也因此,黃巾軍的城堡素質非常高!
整個衛城就是一個戰爭堡壘,經過最佳化設計的射臺、投石臺。層層疊疊的互相掩護又不會互相阻擋,同時又大大的提高了遠端武器的使用效率和射程,城堡本身也做得極其複雜,讓進攻方有些無從入手的感覺。
戰爭從中規中矩的遠端部隊的互相攻擊開始,城堡上佔據著射程優勢,而城外的攻擊者則佔據著戰場寬度的優勢,在雙方不緊不慢的攻擊中。損失的情況雙方都差不多,這種結果雙方都能接受。
最後,在隆隆的鼓聲中。步兵團開始加入戰場,戰鬥頓時激烈了起來,這個時候。曹操的主將加成效果就稍稍的佔了上風,攻防屬性雖然不佔優勢,但是士氣卻佔據了優勢,再加上統帥和技能的優勢,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