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別的方法來做,成本或者更高。這也是權衡之後的選擇。
再說了,情報系統本身就有這種特點,誰也不敢十足的信任自己的情報系統,總是在懷疑,有一點的風吹草動,就會重新的檢視自己的情報系統,然後再小心翼翼的選擇重建,對待敵對方的情報系統也是一樣的,戰鬥每時每刻都發生在情報系統的角力過程中,所以所謂的暴露根本就不成為問題。
這也是史阿堅定的贊成這一個方案的原因吧,看來自己對情報系統的瞭解還是太膚淺了,在這種每時每刻都處在戰鬥中的情形,史阿會不會壓力太大了呢?這個回去要好好的問問史阿,是不是要找個助手來分擔一下……將視線轉向距離方誌文他們埋伏的山林三十里之外,黃巾軍的部隊也正在埋伏著,他們埋伏的物件是公孫瓚的五千騎兵。…;
這一仗,可以說是一場硬仗,為了準備這一仗,黃巾軍方面可以說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從情報獲取,到情報的證實,然後是預設戰場的安排和準備,還有關於監視目標方面的安排等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十分的瑣碎,能夠做到這一點,說明黃巾軍已經開始成熟了,擁有了一個真正的戰爭機器了。
傳來的情報顯示,公孫瓚部隊的表現很正常,正在按照預定的計劃趕去預定的地點,跟情報上的描述基本符合,跟指揮部的推測完全一致,另外,在深澤的公孫瓚主力也沒有任何異常反應,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
現在帶隊的程遠志和鄧茂只要等獵物掉進陷阱,然後用手裡的兩萬步兵,在預設的陣地上完美的擊殺這支精銳騎兵,接著遠揚千里就成了!想到這裡,程遠志的心裡就不由得有些發熱,心臟也不受控制的加速跳動起來。
事實上,在駐守下曲陽與公孫瓚對峙的這段時間,程遠志一直都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甚至連中規中矩都說不上,只能給一個勉勉強強的評語,現在翻身的機會來了!
程遠志這麼在乎這次行動,更是因為他在廣平城遭受的屈辱,還有張燕和張牛角等人的風光給他帶來的壓迫,程遠志一直被這種壓力擠壓著,心裡早就充滿了壓抑不住的妒忌和暴躁,程遠志太需要一場勝利了,太需要一場勝利來將他背上大山一般的屈辱一舉掃除,所以對這次的伏擊任務,程遠志是花費了巨大的心思,投注了巨大的期待的。
黃巾軍的伏兵都是步兵部隊,而步兵想要伏擊騎兵。預設戰場就非常的重要了。
程遠志選擇是一個夾道生長,看上去比較稀疏的路邊樹林,這種樹林並不密集,樹下的灌木叢也不高,騎著馬走在直道上就能直接的看到林中幾十步的範圍,如果用普通的方法,根本就沒有可能在近距離埋伏的。如果部隊放的比較遠,又怎麼能夠讓弩箭穿過樹林的阻擋而擊中直道上的目標?又如何能讓埋伏的近戰士兵追上被伏擊的騎兵隊?
所以程遠志就要依賴技能了,幸好。黃巾軍裡面別的不多,道士這個職業真的不少,而且紙符黃巾軍不缺。畢竟黃巾軍現在是紙符的第一大供應商,又怎麼會缺紙符呢,因此,程遠志早就安排好道士分佈在部隊中,只要敵軍騎兵進入十里範圍,就開始發動‘潛伏’技能,讓對方的斥候對近在眼前的伏兵視而不見。
而在道路方面,則會在騎兵到達伏擊地的同時,在道路前後兩端大量佈設陷阱技能,阻止騎兵逃跑。同時刀盾兵和長槍兵會用拒馬和戰陣堵死通路,以圖將敵軍徹底全殲……公孫瓚部隊帶隊出擊的是嚴綱,事實上最近的一段時間裡,公孫瓚的部隊相當的活躍,他們利用自己的機動力優勢。在上曲陽到廮陶,上曲陽到盧奴之間的重要後勤通道上,積極的打擊黃巾軍。
當然,目的是黃巾軍運送的大批物資,順帶著,如果能有不長眼睛的異人部隊。也要進行打擊,重點自然是異人部隊的俘虜。
由於黃巾軍的精銳集中在鉅鹿、廮陶、上曲陽周圍,所以在下曲陽與公孫瓚對峙的情況就比較難看了,這真的不能怪程遠志,手裡沒有精銳騎兵,自然不可能對公孫瓚的兩萬多騎兵部隊形成有效的遏制。
再加上對情報和保密工作的認識膚淺,讓黃巾軍的一舉一動完全的暴露在公孫瓚的眼皮底下,所以才被公孫瓚屢屢得手,而設計反伏擊卻因為己方情報不利,總是抓不住對手的蹤跡,甚至一個不好,還被公孫瓚反過來坑一把。…;
因此在下曲陽周邊,公孫瓚的部隊不但很活躍,膽子也很大,這都是對手的羸弱給養出來的驕兵,也正是因為這點,這隊得到情報趕去偷襲的騎兵,沿途的斥候都相當的敷衍和鬆散,當他們發現直道將穿過一片樹林時,嚴綱雖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