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擁捧,武則天嘴角不可察覺的露出了一抹笑意,凡是一名成功的政治家,都是天生的演員,有那麼一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三流演技的都當了演員,二流演技的幹了商人,真正有著一流演技都是那些在電視機前演講的政客們。
武則天剛剛就是在演戲,而且演的還很成功,還很出色,不過對於她這種老戲骨而言,剛剛只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而且因為是臨時發揮,臺詞方面出現了一點紕漏。
從她的話語中我們不難聽出,這位皇后娘娘說的好像不是去和談,而是黃小偉他們看中了武則天的姿色,所以派了百萬大軍,兵臨長安,目的很明確,要把武則天搶走,回去進行一下某種變態的*,女皇前面說的不錯,“她就是一個女人,少了她大唐也不會有什麼影響,”雖然是一句脫褲子放屁的話,但結合一下當時的情況,聽起來還是蠻心酸和感慨的,可後面的話就不太好了。
“如果可以的話,臣妾甘心用這條命來換取大唐的和平”。
來來來,大家瞅一瞅,這句話很有毛病,變相的是再說,只要她死,或者乖乖的去給人家當玩物,大唐就能和平,要真是這樣的話,瞧見周御史那群文臣沒有,二話不說就能把武則天送出去,臨行前搞不好還會送點嫁妝,算是孃家人的見面禮了,畢竟,要真拿個女人就能換來和平,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傻子才不幹呢。
一個女人而已,女人還不有的是?皇上雖然會不高興,但沒事兒,過段日子再找幾個年輕漂亮的女子,去安慰一下皇上那寂寞的心靈,在年輕姑娘的滋潤下,李治肯定早就把武則天忘得沒影了。
唉,封建時代的女人,命苦啊。
回到臺詞的問題上,要是能夠多給武則天點時間,讓她細細打磨一下自己的臺詞,對於這位身經百戰,每天都沉浸在表演狀態中的女皇,她肯定能夠拿出最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的臺詞,但沒關係,女皇已經用她那精湛的演技,擬補了臺詞的失誤。
雖然在場的文官們絕大多數都感覺武則天剛剛的話,有些不對勁,可並沒有理會,因為現在是誇獎皇后娘娘這種舍已為人精神的時候,不是來挑毛病的。
只有李績淡淡的瞥了一眼武則天,他早就知道這個女人不簡單,看來以往還是低估了她啊,現在朝中眾臣全都站在她的一邊,儘管只是短時間內,但這卻並不妨礙,武則天給他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日後官員們的站隊,也會考慮到這一點。
沒辦法,在危難之時,能挺身而出的人,往往都會被冠上英雄這個字眼,英雄不僅是代表著可以拯救弱者,也代表有人頂在了最前面,他們這些廢物可以心安理得的躲在後方,若是英雄凱旋而歸,他們會夾道歡迎,若是英雄不幸戰死,他們會對他表達一下心中的悲哀,然後在繼續找新的英雄頂上去。
武則天的時機把握的不錯,現在她的聲望已經達到了頂點,因為是個明眼人都看得出,李治聽到要自己出去談判時,臉上那副扭捏的模樣,就差寫著老子不要去了。
俗話說,凡事就怕有對比
堂堂一個皇帝,都不如一個弱女子有勇氣,這讓人以後還怎麼直視那個九五之尊啊。
瞧著身旁那些大臣仰慕的模樣,武則天心中大喜過望,也許後來,武則天能成功登上皇位,跟她今日敢於在緊要關頭,挺身而出脫不了關係,因為大家明白,武皇后很可靠。
可靠,這個字眼,在當時那政治複雜的朝堂之上,很不多見,而可靠,也是官員站隊,效忠某人的一個首要條件,官員們要找靠山,讓自己飛黃騰達,或者安然無恙,這個靠山必須位高權重,還得是一顆常青樹,不僅能為他們遮風避雨,還可以萬世不倒,這才叫靠山。
而武則天,目前來看是最符合這個標準的人選,自今日後,只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官員,站到武則天這一邊。
不過,若是僅僅只有這些,就能讓武則天,一個女子,冒天下之大不諱,登上皇位,顯然還是太少了,武則天缺少一股助力,一股能震懾群臣的助力,一股能讓那些腐朽古板的老臣,嚇到跪求她登位的助力。
百萬雄師,好像就很不錯。
爭論還在繼續,緊接著,李治又說了一些場面話,讓武則天不要去啊,朕不能讓自己的妻子去和談,武則天也又開始演起了戲,說她必須去,不去不行啊,完事那些文官就開始勸李治,讓娘娘去吧,總而言之,現在朝堂上用倆個字就可以表明,虛偽。
一群人話雖然都說的很乾淨漂亮,但心裡卻是各懷鬼胎,包括李治。
終於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