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正如黃大林說的那樣,東方平不是一個能把佛跳牆傳承下去的人,他也不忍心看著佛跳牆失傳,因為他的夢想就是把它發揚光大。
黃萬春悠悠一嘆,鄭重將佛跳牆的秘方教到了黃大林的手中,囑託道:“大林,爹沒幾天好活的了,所以,爹求你,一定要把秘方還給他們,答應爹,好嗎?”
望著父親那懇求的眼神,黃大林沒法拒絕,只能點了點頭。
在黃萬春死後,黃大林並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佛跳牆的秘方還死死地握在他的手中,還給東方家?做夢!
他雖然沒有把秘方還給東方家,但他也沒有在做佛跳牆,因為黃大林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在回到了老家後,由於黃萬春的阻撓,所以黃大林只得改行,他自己苦一點無所謂,但他還有個父親需要瞻仰。
在那五年裡,他跑過馬幫,運過鹽鐵,總而言之什麼都幹過,黃大林是一個很孝順的人,這點從他肯主動出去打工就能看得出,因為以前的他,在福滿樓裡,什麼也不幹,就知道喝茶嗑瓜子。
在黃萬春去世的前一年,他參了軍,在部隊裡,黃大林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天分,黃萬春去世時,他還只是一個大頭兵,可在三年後,他便成了一個小小的連長。
成為了一名軍人的黃大林,就更對做飯沒有什麼興趣了,而他也有顧慮,他擔心自己重現佛跳牆的話,東方平會不會帶人來砸場子鬧事。
所以這件事兒就被他拋在了腦後,直到1911年,他死在了武昌起義中,佛跳牆的秘方就落在了黃明旭的手中。
由於父親去世過早,孤兒寡母無依無靠,母親便帶著黃明旭回到了東北的老家,投奔親戚,十幾年後,黃大林的兒子,黃明旭子承父業,於二十五歲那年,參加了東北軍,這樣一來,他對佛跳牆就更沒什麼興趣了,只是拿他當個玩意兒聽聽,沒事兒再給自己的孩子講一講祖上的榮光。
1931年九月十八日當晚,戰爭爆發了,身為一個小小排長的黃明旭,聽著耳邊那震天的炮火聲,沒有絲毫畏懼,他端起了手中的機槍,在那一晚,帶著手下的三十個兄弟,義無反顧的衝向了進攻的日寇,最後被一顆流彈的碎片擊中了心臟,死在了九一八事變中。
這麼一看黃小偉家可以算得上是軍旅世家,可並沒有什麼用,黃大林才是個連長,黃明旭也就是個少尉排長,這種軍旅世家,一抓一大把。
而且黃小偉的爺爺沒有他父親黃明旭和爺爺黃大林那份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老老實實的當一名小販,他活的倒是長的,六十多歲才病死,所以他對佛跳牆也沒什麼心思,主要是那年頭兵荒馬亂的,老老實實當個平明老百姓才是上上策。
一直到黃小偉他爸這一代,老頭才琢磨起了佛跳牆,然後就引出了之後的一系列事情。
其實有一個疑問,一直困擾著黃明旭和黃小偉爺爺以及黃小偉他老爸。
都說祖上騙了東方昌一千兩黃金,可怎麼生活這麼困難呢?
黃大林不好批判自己的父親,隨便搪塞了兩句糊弄了過去到了,黃小偉爺爺這兒,黃明旭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再加上這位兄臺,長相著實嚇人,脾氣著實暴躁,是一個實打實的愣頭青,直接把黃小偉爺爺拎起來一頓狂揍,“讓你小子瞎問,讓你小子瞎問!”
到了黃小偉他爸這兒,就很簡單了,黃小偉爺爺一句話,“你爺爺(黃明旭)把錢敗光了。”
這也算黃小偉的爺爺惡意報復調笑一下,童年時期那個沒事兒就打自己屁股的父親了。
如此,也就有了黃小偉第一次吃佛跳牆時,黃小偉他爸給黃小偉講的那個故事了。
至於那個之所以不做佛跳牆是怕東方家報復,是這麼來的。
記得是武昌起義的前一年,剛剛十歲的黃明旭就問了黃大林這個問題,“為什麼爹爹不把佛跳牆拿出來做呢?”黃大林照實說自己不喜歡做飯,只喜歡當兵打仗,外加怕被人報復,於是黃大林的兒子也認真地點著小腦袋說他以後也要像自己的父親一樣,不當廚子,要當軍人。
到了黃小偉爺爺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黃明旭同志很是不耐煩的丟下了一句。
“還能咋的,怕人報復唄。”
所以。。。。。。。。這句話就這麼傳了下來。
在這一段被扭曲的真相中,無數的巧合與誤會摻雜在其中,導致其變得面目全非,可好在,百年之後,一個叫黃小偉的傢伙,意外來到了清朝,瞭解了一切,此後,再也不會有什麼壞人東方昌與好人黃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