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部分

是被迫進行造反大業,但其實不然,在很早以前,自從朱棣在他大哥朱標死後,他的心中就有了想造反的念頭。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無法接受一個毛孩子騎在自己頭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

要是朱允炆的父親,朱棣的大哥,朱標來坐這個皇位,那朱棣是斷斷不會造反,因為那是他的大哥,而是他的大哥朱標為人忠厚,對他也很好,朱棣就算是為了那個所謂的兄弟情義也會老老實實當他的燕王,甚至會替他大哥一輩子都守在北京,抵禦蒙古人侵略。

只可惜,朱標死的太早,這也導致了後來的那場打著清君側的造反運動產生,如果朱標是登上皇位在死就好了,那樣就算朱允炆還是會登上皇位,可朱棣的心裡起碼能平衡一點。

因為朱允炆是作為上一任明帝的兒子來登基,而不是作為一個孫子。

先帝死去,兒子登基,這沒有什麼好講的,可惜,情況並不是這樣。

要知道,在當時的大明皇室,太子朱標去世後,有資格登臨皇位的,甚至可以說是排在最前方的還有十幾人呢。

朱允炆按照輩分他其實是排在最後的,他老爸是太子,不代表他也是太子,但沒辦法,決定究竟是誰在自己死後,來成為大明之君的人,選擇權在朱元璋的手中。

而他也很乾脆的無視了那些兒子與最為優秀的朱棣,把朱允炆放在了皇位之上。

這就比方,一群體育運動員在比賽,裁判突然宣佈他兒子臨時要加入比賽,並且還乾脆就把冠軍頒給了自己的兒子,誰能甘心?朱棣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會甘心嗎?

簡單來說,還是朱元璋做的有點太過了,朱棣本人也太優秀了,優秀的人。。。。。。。那份爭強好勝之心,也會比別人多出許多。

而且朱棣同志在造反前也是愁了好幾年啊,要不要造反,到底要不要造反?

這是在朱允炆登基後,朱棣問自己最多的一句話。

可每一次,朱棣幾乎都抱著那種忍一忍就算了,或者等等機會在講吧。

所以在剛開始,朱棣一直都很糾結,到底要不要徹底撕破臉皮,幹掉那個小孩兒呢?

話說撕破臉皮後,怎麼總感覺自己被幹掉的可能性比較大?

朱棣詳細的在心中對造反的後果做了一個比較。

造反!媽的,這可是造反啊,得慎重考慮,成功還好說,萬一要是失敗了,怎麼也得砍頭,株連九族吧。

不造反!恩,至少自己這輩子還是個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銀,讓人羨慕的燕王,反正自己在北京,也看不見那個小屁孩,眼不見心不煩嗎,自己在北京這兒當個土皇帝不也是一樣。

有人可能要說,這朱棣也太沒骨氣,太沒志向了吧,這還是那個明成祖嗎?

可是,要是把你自己本人和朱棣的身份對調一下,你是想去幹那個九死一生的造反大業,還是老老實實混吃當死,當個閒散王爺?最重要的一點,生命可以有保證,過的還能不錯。

絕大多數人估計都會老老實實當燕王,而不是去冒那個掉腦袋的風險。

但只可惜啊,可能是朱棣以前看朱允炆不太順眼,所以沒事兒就愛欺負欺負自己這個侄子,搞不好都給朱允炆的心中留下了心理陰影什麼的。

也導致朱允炆一上臺,就出手,雷厲風行般的開始削藩。

這也算是徹底把搖擺不定的朱棣推到了對立面,也讓他堅定了造反才能有活路的這個想法。

朱棣說來也得感謝朱允炆,因為是他讓自己下定了決心。

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朱棣要是不造反,真的就沒有活路,對於其他的那些王爺,朱允炆還會留一條命,頂多就是讓吃點野菜,以及後半生都生活在憶苦思甜的境界而已。

可朱棣,他知道,朱允炆一定不會留他一命的,所以他決定要搏上一搏。

說實話,起兵之初他心裡也很沒底,都不怎麼敢想象能成功,看一看當時的力量對比。

他只有一個北京,朱允炆可是有整個天下啊。

這就相當於一個市打全國!

當時誰都不看好朱棣能贏,但沒想到。。。。。。。朱棣贏了,就那麼幹乾脆脆的贏了!

朱允炆剛剛坐了四年的皇帝,就被他拉下了馬,而他也成了後世的明成祖,無數的豐功偉業從他的手中展現。

至於失敗的朱允炆,趁亂跑了,聽說下半生是當和尚,日子過的是夠苦了,可也算是幹起了自己爺爺朱元璋的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