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
“不料,此二人孤軍深入,偏離大軍,後遭遇伊稚歇主力,三千鐵騎與數萬匈奴騎兵奮力搏殺,激戰數日,我軍不支,幾乎全軍覆沒。”
“趙信見匈奴勢大,遂率八百殘軍降於匈奴,僅蘇建一人單騎突出重圍逃回。”
“趙信蘇建二人兵敗,臣難逃其責,但大敵當前,臣不敢擅殺大將,特此遣人將蘇建送回長安,交由陛下發落。”
末了,衛青又加了一句。
“臣衛青有罪,辜負陛下聖恩,懇請陛下免去臣之官職,告慰英靈。”
看完了衛青的戰報,劉徹暴跳如雷,氣的差點把桌子掀了!
整整三千鐵騎全軍覆沒,那可是三千人啊!而且俱衛青所說,這三千人還是他大漢鐵騎中的精銳,精銳啊!他們這一死,雖說不能讓劉徹元氣大傷,但也著實心疼的很。
能不心疼嗎,三千名征戰沙場多年的勇猛鐵騎就這麼沒了,又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在重新培養出一批。
唉。。。。。。說來這三千人也是夠勇猛的,能跟數萬匈奴人打了幾天,最後才全軍覆沒。。。。。。鬥志不可謂不頑強。
此次兵敗賴不了別人,完全就是蘇建與趙信二人輕功冒進,帶領鐵騎深入大漠,以至距離衛青的大軍太遠,被匈奴圍攻時,連求援都做不到。
劉徹坐在龍椅上,一雙眉頭皺的死死的,咬牙切齒念著“趙信”這個名字,相比於損失了三千鐵騎,最讓劉徹氣憤的莫過於就是趙信的投敵。
他大漢的前將軍,一位食邑三千戶的大將竟然降了匈奴!
趙信的投降,猶如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了劉徹的臉上。
。。。。。。
趙信,原本就是匈奴人,幾年前戰敗後投降了大漢,鑑於他的領兵能力不錯,而且歸降大漢後,表現良好,劉徹將其封為翕侯,還讓其繼續領兵,且在以往的大戰中多次立功,搞得漢武帝都將其視為了自己的心腹來培養。
可現在,就是這麼一個心腹大將,居然率部投敵,縱然你是身陷重圍,無力迴天,可你也不應該背叛大漢,背叛我劉徹!
氣急敗壞的劉徹,又是一掌拍在了面前的書案上,龍顏大怒道:“傳朕旨意,前將軍趙信,投靠匈奴,罪無可恕,著夷其三族,羽林衛即可捉拿趙信全家,給朕就地處斬!”劉徹最後的那句話,幾乎是咆哮的喊出來的,可見他被趙信投降的事情氣成了什麼樣,居然連一天都等不了,今天就要殺了趙信全家洩憤。
說完之後,漢武帝就開始罵街了,一口一個廢物,一口一個混賬,一口一個挨千刀的,果然是老劉家人,跟他祖宗劉邦一樣,出口成髒的。。。。。
漢武帝這邊罵,那邊朝堂重臣噤若寒蟬,一個個低著頭,連口大氣都不敢喘,生怕被氣頭上的漢武帝抓來洩憤,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完蛋,相聲行業的那位祖師爺可就好多了,還有閒心四處東張西望呢。。。。。。
。。。。。。。
要說現在的群臣中誰最引人注目的,大概也只能是跪坐在大殿下,那個身穿紅色漢服,生得一對小眼睛,雙眸中無時無刻不透露著一抹抹智慧的光芒,但卻很不老實的中年人。
只見他身旁的大臣們聽著漢武帝的大罵,一個個都嚇得低頭直哆嗦著,只有他膽兒非常大,非但沒有低頭,反而還有些賊眉鼠眼的左顧右盼了幾下。
見眾臣沒一個敢放屁,這位長得有點滑稽的中年人,嚴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服,然後。。。。。。。輕輕的推了推坐在自己身旁五十多歲的董仲舒。。。。。。
董仲舒錯愕的看向了那個中年人,中年人則是朝漢武帝的方向努了努嘴,又擺出了一副丟人的表情,一雙大手也是不斷搖晃。
他的意思很簡單,董老哥,您是丞相,趕緊去勸勸陛下吧,讓他別罵了,處理正事要緊,你說陛下好歹也是個當皇帝的,這麼罵街好看嗎,趕緊的,您去勸勸。
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老先生,看這個中年人居然把主意打在了他的身上,好懸也沒被氣死。
董老丞相睜著自己那一雙老眼,小心的看了一眼龍椅上依舊在罵街的漢武帝,然後急忙收回了目光,朝這個中年人好頓擺手,意思也很簡單,要去你去,我可不找那倒黴催的。
中年人有些鄙夷的瞧了一眼董丞相,隨後再一次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服,非常標準的拿著笏板跪坐在墊子上,高聲道:“陛下,臣東方朔。。。。。。”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