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前線狀況,宋軍隱憂
話音落下,卻見卞喜與辛棄疾二人的神色,不由得變得有幾分凝重。
片刻,卞喜說道:“初時,我宋軍大舉前來,準備極為充裕,而金國一方因為準備不足,所以,只是幾個部族的地方軍應戰,因此,我方大軍推進的極快,而且,就在二十日之前,便已經順利拿下了靈璧和虹縣兩座重鎮。”
這兩場大勝讓朝廷極為振奮,官家也是十分欣喜,不僅大肆犒賞三軍,而且,前方領兵的兩員大將李顯忠與邵宏淵二人被提拔。
而後,朝廷便是下旨,命大軍繼續開拔,儘快擴大戰果。
“張相與李、邵而降也極為歡喜,互相商討之後,便決定,李顯忠率領三萬五千大軍西進宿州,而邵宏淵則是率兵北上,直撲邳州!按照原來的計劃,便是要在旬月之內拿下這兩地,而後兩軍共同向著徐州彭城挺近,爭取在入冬之前拿下山東重地彭城。”
“若是如此,那我宋軍進可攻濟州、滕州並威脅金國東平府、大名府。退也可退守宿州、泗州一代,將金兵據之在我大宋疆界之外。”
聽著卞喜的講述,沈堂心中一驚。很顯然,初期的勝利,讓整個大宋都被迷了眼。
實際上,在現在這個時間段中,宋金兩方的對比還是比較明顯的,大宋一方可能在區域性戰爭中力壓金國一籌,但是如果想要取得全面壓制,卻根本不可能。而且,宋軍多步卒,金國大多為騎兵。金國軍隊的機動性,足以給宋軍後方帶來強大的壓力。屆時,宋軍首鼠兩端,這場戰爭的前景將不堪設想。
“可是,在兩軍開始想著宿州和邳州挺近之後,整個局勢卻是緩緩發生變化!”
“首先是金國各地大軍開始源源不斷趕來,原先駐守歸德府、滕州、海州一代的金軍,已經趕到徐州,並向著這宿州、邳州支援。除此之外,還有訊息稱,大名府的數萬金兵鐵騎也已經動身,不日將抵達徐州境內。若是如此,那我宋軍唯一兵力上的優勢也將消失不見。”
“除此之外,還有更麻煩的事情。”
“先是那宿州、邳州的守軍,不再如同之前莽撞,現在,只固守城池,與我宋軍對峙,卻是並不出戰。因此,短期內我方兩路大軍,難有戰果。除此之外,已經拿下的靈璧和虹縣兩座重鎮,兩路大軍只留下了數千兵卒看守!但是,有金軍騎兵卻是繞過我軍主力,直接騷擾這兩處重鎮。”
“雖然短時間內,這兩處重鎮不怕金兵攻城,但是,糧草的補給卻是個大問題。”
“現在整個山東西路南地,到處充斥著小股的金軍騎兵,我方的糧草想要運抵前方,便需要大軍護持。可如此一來,糧食的消耗以及軍力的需求便是更為嚴重……”
果然,就如同沈堂所想,隨著戰爭的持續以及戰略縱深的拉扯,金國的騎兵有了足夠的騰挪之地,使得大宋的主力軍隊進退兩難,甚至是陷入了泥潭之中。段時間內可能還無礙,但是,時間一長,待到金兵主力抵達,大宋軍隊境況堪憂。
“難道張相未曾向朝廷請旨退兵麼?”沈堂奇怪的問道,他絕不相信,如張相等人看不到現在的難題。
然而,卞喜卻是搖了搖頭,“未曾!你不知道,這一次北伐,不僅是張相,包括官家,都耗費了太多的精力,包括到現在,朝中的反對勢力依舊極為龐大。一旦撤兵,那不僅對於官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而且,北伐之事,恐怕卻再也無望。因此,張相雖然也看到了眼前的困境,卻是依舊再堅持,希望能夠尋到可以破解的辦法。”
沈堂無奈的嘆息了一聲,對於朝中的局勢,他並不算了解。可是朝中爭鋒,卻是用大宋的十萬兵卒以及命運去賭,他卻是並不贊同。
“二弟還可以清閒一陣子,畢竟,辛家軍未成之前,張相不會讓二弟領兵北上。不過,我棗陽軍恐怕很快就要北上了。”
“之前之所以駐紮在這裡未曾出兵,是因為我手中數千戰馬未曾訓練成型。現在,我棗陽軍已經訓練了五千騎兵,雖然還並不算嫻熟,但是也勉強可用。如此一股強大的力量,張相又怎麼會至於後方不顧!”
沈堂點點頭,棗陽軍乃是善戰邊軍,如今更是如虎添翼,的確要派上大用場。
只是,不知道張相準備如何用這棗陽軍。
幾人再度閒談幾句,那辛棄疾陡然間問道:“三弟,今日你在逐日軍軍營與那裨將相爭,可是你與他有什麼恩怨嗎?”
此言一出,卞喜也是看了過來。
他們兩個盡皆清楚,沈堂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