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前賣力地做著各種示範。他將一枚中國錢幣放在透鏡前面,一會兒工夫,銅錢熔化了。皇帝十分驚奇,由此得出了結論:“他看過之後立刻做出結論說,無論透光鏡或永遠鏡的原料都是玻璃,同一種東西透過歐洲人的技巧而做出不同功能的儀器來。”

這真是典型的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不過皇帝並不以為奇。西洋人的長處就在於製造這些奇技淫巧而已。於人生日用並無大的裨益。試想,誰會用這樣笨重的傢伙來點火呢?只有和��硐殖雋寺�瘓�牡男巳ず鴕歡ǔ潭鵲拿羧瘛!昂瞳|用它來點他的菸斗——似乎這個儀器只是個‘笨重的打火機’——並提了幾個問題:‘是否可以用這透鏡去火攻敵方的城市?陰天時它們如何起作用?’但他並不聽回答。”

帕克透鏡的表演以鬨堂大笑結束:“一個冒失的太監伸出手指被燒痛了,匆忙把手縮了回來,這引起了鬨堂大笑。示範表演就到此為止。這太可憐了。”

皇帝又看了一眼氣壓計,確定了他的失望。“他看了一眼氣泵,臨走時冒出這麼一句話:‘這些東西只配給兒童玩。’”

在禮品中,英國人最希望中國人重視的是“君王”號的縮小模型,這是一艘裝備著一百一十門大炮的戰列艦,是英國艦隊中最出色的戰船。如英國人所願,皇帝被它吸引了片刻。但是他提的問題卻遇到了翻譯上的困難。他的翻譯德天賜神父是個鐘錶專家,他明顯缺乏船舶方面的知識。

皇帝掃興地走了。不過基於他不同尋常的英明偉大以及他的軍事素養,他後來還是補看了一下英國火炮的演練,但沒有用英國炮手。“來了一名官員,他要求把炮彈即刻送到圓明園去試射。但中國人自以為技術熟練,沒有要用我們的炮手。”

這次演練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不過從此之後,這些歐洲的最先進的迫擊炮就再也沒有被搬出來用過。總的來說,皇帝認為英國人是一個愛吹牛的民族,開始所稱的極大極好的貢物,只不過是“張大其詞”,很多甚至比不上中國人自制的“精巧高大”。

第一節 英國人的禮品(15)

皇帝總結說:“現今內府所制儀器,精巧高大者,盡有此類……至其所稱奇異之物,只覺視等平常耳。”

英國使團還有一樣殺手鐧。這就是英國馬車。

中國馬車幾千年來一直沒有大的變化。由於車輪是木製的,座位位於輪軸上方,人正好坐在重心上,又沒有彈簧等減震裝置,因此乘客飽受顛簸之苦。坐上幾十里路,往往困頓不可言狀。

英國人馬上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發現,甚至皇帝坐的馬車也是一樣的不舒服:“皇帝轎後有一輛二輪成車,式樣笨重,又無彈簧座位,同中國的普通馬車相差無幾……同英國贈送的舒適、輕便、華麗的馬車比較起來,上下懸殊簡直無法比擬。”(《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而中國人乘坐英國馬車的感受也讓他們信心大增。斯當東寫道:“特使在這段路上乘坐從英國帶來的馬車。從北京到韃靼區這條路上,這樣規模的大馬車,大概首次遇到。特使有時約請幾位同行的中國官員進到車來同坐一起。中國官員最初怕車身太高,容易傾覆,特使告訴他們絕對安全。他們坐在車上,看到各種靈巧設計,嘗試到舒服的彈簧座位,可以隨意開關的玻璃窗和百葉窗,車子走得又穩又快,他們樂不可支。”

如果說科技知識缺陷使皇帝無法理解英國科技儀器的過人之處,那麼他的屁股總能感受到西洋馬車的舒服吧?

不料,事實證明這是又一個可笑的一廂情願。英國人“進貢”的兩輛有彈簧減震裝置的馬車,根本沒有被乾隆看見。因為車子的形制不合中國規矩:

所有禮物當中,那輛哈切特製作的漂亮馬車最叫中國人傷腦筋了。京城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光是車上哪一部分是供皇帝乘坐的就讓他們爭執不休了。那輛冬天用的馬車馭座篷罩帶有漂亮的花邊,裝飾著玫瑰垂飾。它華麗的外表和高聳的位置讓大多數人立即認定這是皇帝的座位。但是車廂之內該由誰坐就難以判斷了。他們檢視了窗戶、百葉簾、帷幄,最終得出了結論,那隻能是給他的嬪妃坐的了。那個老太監跑來問我,聽說那個漂亮的高座是給車伕坐的,皇帝的座位在車廂裡面,他面帶譏笑地問道,難道我認為大皇帝會容忍有人坐得比他還高,把背衝向他嗎?他想知道,我們有沒有辦法把那個馭座拆下來,移到車廂的後面去。(《我看乾隆盛世》)

原來,西式馬車車伕的座位位居車廂的前面且高高在上,車伕背對皇帝,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