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部分

此時,時間已經到了民國二十七年也就是1938年九月份,經過幾年來的迅速發展,德國已經完全從一戰後的創傷中恢復了過來,並且脫離凡賽爾體系,重新一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軍事強國。

這一切,希特勒功不可沒,德國的國力軍力迅速強大,也導致了希特勒的野心迅速膨脹,其發動戰爭的意願已經日益急切。

而喬安邦這時給他送來的先進坦克圖紙,無異於是又給希特勒心中那團發動戰爭的乾柴填了一把烈火。

“這圖紙是從哪裡得到的?”希特勒從極度亢奮中清醒過來,問道。

“是一箇中國商人交給我的,同時他說,這是他們中國的抗日民族英雄喬安邦委託他交給元首您的,為的就是能夠和我們德國進行合作!”戈林當然不會說自己是去妓院認識的梁父的。

“喬安邦?就是那個在中國戰場打得日本人節節敗退的喬安邦?”對於東方戰場、希特勒還是有所關注的,因為在抗戰爆發之前,德國還對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進行過軍事援助,最後因為日本的原因而停止了對華援助。

因為希特勒以及整個德國高層都明白、他們在東方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盟友,不管這個盟友是中國還是日本,當他們認為中國是扶不起的阿斗時,希特勒和他們的部下們自然會選擇更為強盛的日本。

因為德國不會為了一個貧窮積弱的中國去開罪日本人,這與西方人一向務實的思想觀念也有關。

希特勒之所以在東方需要一個盟友,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這個盟友能夠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德國牽制或者說夾擊一直被希特勒視為仇敵的蘇聯人。而日本人與蘇聯有過日俄戰爭,且軍力與綜合國力完全強於中國,因此,選擇日本放棄中國也就順理成章了。

所以說。如果中國足夠強大,希特勒也絕不會介意捨棄日本,同一個強大的中國合作,畢竟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比起日本那個島國更具有戰爭潛力。

“是的,就是他!”戈林點了點頭又指著桌子上那封被希特勒忽視的信、道:“那封信也是喬安邦給您的親筆信!”

希特勒放下手中的坦克設計圖紙。疑惑的拿起了喬安邦給他的親筆信,拆開看了看、希特勒頓時鬱悶的搖了搖頭,朝戈林和古德里安聳了聳肩無奈的道:“這是中文、馬上找個會中文的翻譯來!”

“是!”戈林低頭應道,連忙轉身奉命而出。

不多時,戈林就帶著一名翻譯軍官急匆匆了返了回來。

希特勒將那份親筆信交給了翻譯軍官、翻譯軍官向希特勒敬了記軍禮接過信紙、畢恭畢敬的念道:“尊敬的阿道夫。希特勒總理,鄙人中國國民革命軍二星級陸軍上將喬安邦代表我國民革命軍之精銳虎賁軍全體官兵將士致敬總理閣下,聞德國在總理閣下的勵精圖治下、經濟、軍力發展日新月異、日耳曼民族的崛起就在旦夕之間、但餘認為、僅憑貴國目前綜合國力、尚不足以發動大規模對外用兵、因貴國周邊之強敵環伺、一旦發動戰爭必牽一髮而動全身,屆時。貴國很可能陷入四面作戰的困難處境,而重要的戰略資源石油、橡膠等皆掌握在蘇聯、英法等國手中。…;

閣下想要獲得上述戰略資源,就必須與之為敵。貴軍整體實力自然要遠在各隊之上,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戰略資源支撐,就沒有進行持久戰爭的可能,因此,鄙人願意為貴黨貴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石油、橡膠等戰略資源,以供貴國發動戰爭。

至於這款新式坦克設計圖紙、權當餘送與總理閣下的見面禮,如願合作,帶貴國發動對外戰爭時、餘當率本國之精銳百萬陳兵中蘇邊境、隨時進攻蘇聯之遠東、與德軍會盟與莫斯科城下!民國二十七年八月、中華國民革命軍上將虎賁軍總司令喬安邦敬至!”

“喬安邦有石油和橡膠等戰略資源?”希特勒作為德意志帝國的領軍人物,自然之道這些戰略資源的重要性。尤其是石油和橡膠,那是德國絕對緊缺的物資。

“應該有吧!據卑職所知,中國虎賁軍在喬安邦的率領下早在一年前就組建起了一支裝甲部隊,如今他麾下的十餘萬虎賁軍精銳更全是機械化裝甲步兵師,如果他沒有石油、那他拿什麼組建這些裝甲部隊?要知道日本可是將中國與外界的聯絡死死封鎖住了,對外貿易顯然不可能。而虎賁軍也一直沒有對外貿易!”這次說話的是古德里安。

“很好,古德將軍,你先把這些設計圖紙拿去給我們的科技人員、看看能否按照圖紙真正造出一款先進坦克!”說此一頓,希特勒又對戈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