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業,更是使得工人們在脫離了工廠後沒辦法謀生。於是,就會產生很多後世讓人聞之落淚的心酸往事……

對於這種南北不同的結果,賈鴻漸覺得自己應該做一些什麼。眼前的這個方案很好,是非常值得做的,而且也非常貼近《焦點訪談》那種關注民生的方向。

首先,在寫這兩份方案的時候,賈鴻漸覺得全國不應該實行那種一刀切的模式,不應該不分具體狀況,不管工人以後有沒有活路就把工人往外推。如果說硬要賈鴻漸幫忙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出路的話,他覺得寧願選擇相對溫和的“浙江模式”。

什麼叫“浙江模式”?就是說不生冷的直接把職工推出廠門,而是對大部分國企採用量化產權的模式。比如說一些鄉鎮的集體企業,在經過了產權量化評估,明確了當地政府擁有多少產權之後,經營者用金錢或者其他的收益贖回政府擁有的部分產權股份,這樣讓經營者可以得到控股權來刺激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讓當地政府對企業還有一定的發言權。

基本上,到96年前後,80%的浙江國有、集體中小型企業都這麼進行了產權量化的改造,而這中改造其實也是屬於一種半地下的狀態,就是中央政府不支援不反對,讓下面的人先試試看,看看效果到底怎麼樣。

雖然這樣的量化改造很難完全保證公平公正公開,可以說在改造過程中讓浙江產生了很多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