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史玉竹突然聽說了羊城將要建設嶺南省的最高樓同時也是全國第一高樓,據說還高達63層!這真是豈有此理!這63層的要是賈剛賈鴻漸他們一家建他史玉竹也就不說什麼了,可是居然不知道哪裡跑來的阿貓阿狗要建全國第一高樓?這是當他史玉竹不存在咩?他史玉竹當然要給朱海市爭光了!於是史玉竹腦子一熱,就把原來的54層給大筆一揮的改成了6…4層。

可是悲催就悲催在了這個層數上,在94年春夏之交的時候,又有一位中央領導要來視察巨人集團,當時史玉竹還沒覺得什麼,不過他的老兄弟、當年大學裡的上鋪弟兄程國突然細心的想到了“6…4”這個數字會不會在中央領導的心裡“不大吉利”?於是史玉竹又是大手一揮,當時直接打電話去港港的設計單位。把本來設定為了6…4層的大樓要求改成70層!

其實這就是歷史上最後導致史玉竹身敗名裂的巨人大廈的投資決策過程。在整個國家都處在激進洪流的時候,是沒有人會察覺出這一連串的偶然和隨意中所蘊涵的風險和不妥的,沒有人看見,危機的導火索從此時開始已經在噝噝冒煙了。而導火索那頭連線的,是一個巨大的炸…藥倉庫……

本來在這年頭,蓋一座38層的大廈,大概需要資金2億元,工期為2年,這對巨人集團來說,其實也不算啥。可是。蓋70層的大廈,預算就陡增到了12億元,工期延長到6年。這不但在資金上缺口巨大,而且時間一長,便也充滿了各種變數。而且最要命的是,之前打下來的各種地基是要完全推翻重來的,甚至選址可能都要重來——畢竟原先的選址也許可以承受38層大樓的重量,但是承受不了70層!可是史玉竹還特別記著中央領導說過的那句“位置不錯”。所以死都要建在原地!

這12億元在華夏高科看來並不多,但是在巨人集團看來就非常多了!畢竟巨人集團說白了那就是給華夏高科打工的!華夏高科賣出去一盒生命一號,能有將近60%多的毛利。而其中巨人集團大概能賺到百分之十幾,最後一算下來,華夏高科能對半賺,而巨人集團也就是賺個零頭而已!

這樣一來,華夏高科一個月能拿到十個億的時候,巨人集團一個月也能有差不多2個億的收入,看起來好像沒啥問題。不過史玉竹同學此時犯了一個青年企業家經常會犯的錯誤,那就是把未來的可能進賬的收入當成了必定會進賬的收入,並且以此為作為基礎做自己的計劃。

本來的巨人集團是兩條腿走路,也就是一邊賣著自己的漢卡。一邊做著代理保健品的生意,但是隨著巴統的解散以及微軟的WINDOWSNT3。2的釋出,國外的電腦產品對中文的適應性越來越好,那巨人集團的漢卡也就賣不出去了!

在這樣瘸了一個腿的情況下,巨人集團還要拿著代理生命一號以及賣自己腦黃金進來的錢去開發那所謂的一百個新產品,同時還要關心建大樓的事情。這麼一來別說他史玉竹的精力不夠用,就是整個集團的資源也都全被分散了!

透過新的擴張、所謂的二次創業來環節主導產業發展受阻以及管理機制上的矛盾,這種做法國內外許多企業都做過而且屢試不爽,可是在這次的戰略大轉進過程中,史玉竹卻沒有采取一些什麼資產股權化或者是得到別的公司技術支撐的措施,沒有專攻一個產品,而是希望齊頭並進,結果最終就造成了多線作戰,集團的資源被分散,整個戰線太長以至於所有的地段都發起不了總共!甚至在現在這個時候,巨人集團自己還沒有拋棄自己的電腦漢卡產業,還在分配資源進去而不是讓起自負盈虧,甚至還時不時的從各個地方抽血來給巨人大廈!

()

也許,史玉竹的巨人集團在華夏高科上面一個月賺差不多2億還能保證他們先在不出什麼問題,但是要注意到的一點是——巨人集團現在的上百個保健品的新產品還在研發階段,只有一個腦黃金產品上市了,如果到了95年這一百個產品都研發好了,那會是一個什麼局面?

一百個產品需要全國打廣告、一百個產品需要同時做推廣、一百個產品需要在集團內部互相爭奪人員、資金等等方面的資源……(未完待續)

第四七八章 上訪危機與三國演義

上滬感光的廠長趙文彥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在這個電話裡面市政府的人要求他們強制停下所有的改造專案設想,等待著接受柯達公司3100萬美元的買斷款項,並且在接受了以後再也不能生產民用彩色膠捲,也不能跟國內外公司合作關於彩色膠捲方面的任何專案。

在接到了這個電話之後,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