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1部分

而富士膠捲在21世紀的時候日子也不好過,在被98年的柯達方案擠出了中國市場之後,他們緊接著遭遇到了2000年之後開始的數碼化浪潮,結果後來每年的彩色膠捲銷售額度以25%的速度逐年下降,弄到了2004年的時候那富士膠捲也實在忍不住了。花了差不多100億人民幣轉型了!他們轉型成了什麼?利用他們自己的化學基礎……他們去做化妝品了!

原來,膠捲生產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原料就是膠原蛋白,而人的肌膚主要的成分就是膠原蛋白,富士膠片在70多年經營時間裡,可以說每一天都在跟膠原蛋白打交道,已經把膠原蛋白的技術弄得很透徹,掌握了裡面的原理,把這樣的一種技術和原理運用到化妝品中。實現了技術的延伸——因為把膠原蛋白當作原料生產了膠捲之後,為了延長膠捲的使用時間,必須要對抗氧化。也就是所謂的膠原蛋白抗氧化技術,而這個技術稍微轉化一下,就能變成特別神奇的抗衰老化妝品……

等等!賈鴻漸好像突然想到了啥,如果人家那富士公司都可以在歷史上這麼幹的話,那麼賈鴻漸幹嘛不能讓上滬感光這麼幹?人家富士膠捲要考慮到膠原蛋白抗氧化的問題,難道上滬感光的就不考慮?最多就是比別人考慮的相對少點,抗氧化的水平稍微差點唄!但是那做成化妝品也很牛X的啊!

甚至可以說只要有足夠的前,上滬感光完全可以按照富士公司的轉型路線來做,把從醫療用的X光膠片領域得來的經驗以及跟醫院的關係開始慢慢的轉型去做醫療器械甚至是藥品!而藥品這東西那可就是化學來的!

後來到了2008年時候基本轉型成功的富士公司,他們的案例直接成為了哈佛大學商學院的MBA教案之一!在這次轉型裡面。富士公司把原來單純的感光化學膠片支柱發展成了“檔案處理”、“資訊事業”和“影像事業”三條腿。其中的“檔案處理”就是各種印表機或者是辦公用的裝置,而“資訊事業”則是包括了醫療裝置、生命科學和化妝品部門還有什麼印刷系統以及平板顯示器的顯示屏偏光膜生產部門等等,而原來的膠片領域和妄圖想發展的數碼相機領域那隻佔了後來改組後的富士集團19%的營業額,而81%的營業額都是新轉進的業務帶來的!

既然有了富士集團的這個珠玉在前,那賈鴻漸也開始覺得可以試著吃掉國內三家效益很不怎麼樣的膠片企業,然後甚至可以聯合上蜀川的那個紅林儀器廠。這樣又有了光學基礎還有化學基礎,弄個“小護士”之類的化妝品集團出來也不是不可能嘛!

要知道中國市場上的本土化妝品品牌小護士也只是創立於1992年。歷史上據著名市場調查公司AC尼爾森的調查統計,小護士的品牌認知度高達99%,2003年的市場份額達4。6%,是中國第三大護膚品牌。這樣的一個公司在被歐萊雅給收購的時候,歐萊雅背後所下的判斷是什麼?當時歐萊雅據說是覺得之前中國市場上的三大化妝品品牌比如大寶之類的,缺乏一個專業的營銷理念,就是說連大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把這產品要賣給誰!

看看大寶的廣告,這貨大部分時候都是找男人做廣告,在這90年代初更是找“李東寶”,不,是葛友大神來打廣告,而廣告語的內容也只是說護膚而已,這究竟是賣給男人的還是賣給女人的?賣給男人的話應該做的剛加MAN一點,就像是2012年電視上面經常播放的什麼男士活力醒膚露之類的,而如果是針對女人的那更是要拍的細膩!

而歐萊雅收購小護士,除了有去掉一個競爭對手的意圖之外,更是想把自己在國外多年的營銷理念推廣到中國大陸來,在收購了小護士之後,歐萊雅使出的第一招,就是明確賦予小護士“中國第一護膚品牌”戰略定位。且不論這個戰略定位最後的結果怎麼樣,但是他們有這個想法,就證明的確這個市場上有大可以操作的空間!既然歐萊雅可以利用這個空間,那賈鴻漸為啥不行?

()好看的txt電子書

想到了點子的賈鴻漸直接一個電話打給了上滬感光的趙廠長,“喂,趙廠長啊,我是賈鴻漸小賈,我問你個事情,你們廠子研究膠原蛋白麼?”“啊?膠原蛋白?研究啊!我們做膠片的怎麼能不研究這個呢?每年都用掉好多的,我們還研究了好多技術來對抗膠原蛋白的氧化。這個膠原蛋白加入了之後,我們的整個膠捲就會比較有彈性,如果膠原蛋白被氧化了,就是想橡皮筋老化了一樣,我們的膠捲就失去彈性和光澤了,這就影響到我們產品的保質期問題,所以我們一直在研究,說實話我們現在就準備從歐洲的膠片公